中医裘万吉
日期:2015-04-21
相信您对中医学的思考已经超过多数博士生导师,不信者请看中医裘万吉。
· 一善心善行 自助者天助,而后人助!中医裘万吉,向你致敬!4月21日 08:59
中医修正 回复 一善心善行:自助者天助而后人助。 您评得太好了,学术人材本来就应该如此出现。 水流湿火就燥,道本如斯胡!(4月21日 09:14)
每次看前辈,同道们的交流都深受启发,第一次看"百病始生"。讲述了虚邪由外入内,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并且邪可伏留且阳虚感邪,阴寒成积。温病由口鼻而入的理论来源于哪里呢?(不知内经其它章节有没有)。如果按内经的观点:由于冬伤于寒,太阳受虚邪,入脏腑为内所因,肾之敛藏不足,春之奉生者少。少阳阳明太阳气化(代谢)过程中处于阳偏亢的病理状态,与春之风阳相合,故温病可有三经症状,也可只有太阳从标化的症状,而少阳阳明相对平衡。我想这是銀翘方有效的理论基础;也可少阳从本阳眀从中太阳从标,这为湿温的来源。脑子里突然乱想,学习不全面,不能窥全貌!4月23日 17:23
用户5499565610 回复 用户5499565610:銀翘方应改为部分有效,解决太阳从标化的症状。我想内经素问为一阴,灵枢为一阳。阴阳相合方定经纬。向前辈们学习,致敬!(4月23日 17:45)
中医修正 回复 用户5499565610:既然懂得温病为太阳从标化,为何在自己的博客里不见一篇医学文章呢?(4月23日 18:43)
用户5499565610 回复 中医修正:修正老师:这个微博是才注册的,还不太会用。以后我会写的。以前学的是西医,静心学习中医1年多了,今年已通过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偶然机缘通过小公主前辈推荐得知这一宝地,获益匪浅。感恩!(4月23日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