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一善心善行评

日期:2015-04-21


      网友一善心善行刚才在中医裘万吉一文评论说“自助者天助,而后人助”,评论得太好太好了。



  修正回评“学术人材本来就应该如此出现。水流湿火就燥,道本如斯乎!” 而不是刻意培养的结果。







· 一善心善行     [cp]追思两三千年的流传至今的事物,岂能不令人痛恨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视中国文化的人们!须知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是经过多少时间,和多少哲人的心血所完成。要想改变,以适应世界的趋势而争取生存,那也要学而有术,谋定而后动,岂是浅薄狂妄,轻举妄动所能做得到的吗?——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cp](转自微博)感想:时至今日,古中医道术,几近灭失,可悲可憾,痛恨。幸得先生这里一点星火,天命所归,先生任重道远啊!祝福。

· 追思两三千年的流传至今的事物,岂能不令人痛恨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视中国文化的人们!须知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是经过多少时间,和多少哲人的心血所完成。要想改变,以适应世界的趋势而争取生存,那也要学而有术,谋定而后动,岂是浅薄狂妄,轻举妄动所能做得到的吗?——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cp](转自微博)感想:时至今日,古中医道术,几近灭失,可悲可憾,痛恨。幸得先生这里一点星火,天命所归,先生任重道远啊!祝福。5月27日 08:58

      中医修正  回复 一善心善行:什么天命所归? 您让我颤栗出汗了。 敝人读经,就如哑子得梦,有口难言。 不讲?若遂结舌闇,道绝获罪诛。天谴的恐惧,时时在心头。 讲? 不小心同样会获罪。 紫阳真人三传非人的教训,道乡谁人不知?  到今天为止所讲的,已经足以推翻几十年的中医研究成果,显然已经开罪了中医精英界大部分人。(527 09:41)

一善心善行 回复 中医修正:小公主常有感叹当代人恶业实在太大了!恶业感恶报,所以今世人难以享用医圣恩泽。“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障圣道”。中医兴亡,自有众生业感,其势其力,谁人能挡?能悟入医道领会六节真学者,天命所归也。感先生有心与同志们继往开来,然当今之势,奈何甚多,知己难得!(527 11:48)

中医裘万吉 回复 中医修正:古人云,仙道难传,非得烈士贤才不能传。可想,中医真学亦难传,非得真诚恒定明达之士难得传。试问,有几人能耐得住寂寞。可见先生为传真学而处两难也。(528 08:40)

一善 回复 中医裘万吉:我这个自任评委,几乎看了所有同志的履历,各有特色,各有所苦,各有志愿。我的观点是:道不可求,能求非道,术可求得,就怕“不学有术”之人对社会危害更大。万裘兄言先生传真学而处两难,的确如是!所传非人其罪不轻,真学失传自感愧对祖宗。希望有几位有德贤能之士承传足矣。(61 08:53)

中医裘万吉 回复 一善心善行:向外求道,缘木求鱼;反求诸己,明了自心。(61 09:07)

      中医修正  回复 一善:一善知我! 敝人相当感谢您这个自任评委。 说心里话, 敝人差点在互相恭维的环境中窒息了。  学术探讨,怎能搞和谐?(61 09:10)

一善 回复 中医修正:昨天再读“藏气流传”,前天读了一半的”六节迷思”,若是我们这里的中医好之者真的明白了这两文的大概意义,医门,已经大开,中医真学之路就上了正轨。我们都喜欢快餐,都喜欢外求,说得直接点是功利。先生那天感叹“十年寒窗苦”!“唯大丈夫能真本色”。(61 09:25)

      中医修正  回复 一善心善行:过去,中医主要是江湖饭碗。 近代中医被纳入“正规”,出现了医士、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讲师、教授、研究员、名老、大师、院士等诸多脂粉之后,才进行性功利化。 而且沦落之快,让人心惊。 读书人啊,知耻者无耻,复有何言?(61 09:54)

一善 回复 中医修正:中东呼吸综合征杀到,有关单位还是“常识性”思维对应!”少闻教授院士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当年非典教训至深,何曾见有几篇院博们深入反思的文章?我们凡人只可以顺势,若尽量自求多福,自助天助,才是智慧生活,(61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