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咳嗽,回海边osj

日期:2015-08-29

       

       网友海边osj三天前来此评论说冒昧借用老师的“场地”了,再举一例,门诊接诊“咳嗽病”小孩,西医都会按“感冒”“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来治疗,有的中医按“肺热咳嗽”来治疗。本人观点,得“咳嗽病”小孩把水果给停了,咳嗽就好了一半,把脾胃一调理,咳嗽又好一半。所以我对“肺热咳嗽”的诊断,在临床上碰不到1% 病位都在脾胃。       中医修正  回复 海边osj:您的评论写得相当好,敝人要为此写一篇博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月27日 07:58)



       肺热咳嗽? 临床听闻的确不少。 不过,敝人至今没弄清楚讲的究竟是肺热导致咳嗽,还是说咳嗽伴随着肺热见证?



       咳嗽,发生的部位当然在肺。 但从六节脏象思考,却是太阴病。不过,伤寒论太阴篇根本不见咳嗽二字,反倒是太阳篇有不少咳喘症状。 咳嗽究竟是太阳病还是太阴病? 组织胚胎学将人体揉面千遍,伊甸园早就被基路伯和火焰剑封锁,张仲景含泪写下伤寒杂病论后就不知所终,难道被铐进天牢? 天规自有天理,容不得我等思考。



       敝人读杂书,夏至见庚乃有三伏,金畏火也; 奇门遁甲,甲忌庚也。 生理病理,须知本末喜忌。昔武乡侯谋赤壁,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然锋镝余势安消?易曰变通配四时,收炎上的一定是白虎。 庚既夏伏,丙亦秋敛,学者深思。


       好了,该谈今天的主题了,也就是罗大夫和海边osj的调理脾胃治咳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作为人体三大营养的糖脂肪蛋白质被认为会在体内产生毒素,而维他命却篡夺了“营养学”的宝座。或许正经的营养学从来就没有正经地这样宣布过,不过维他命早就成了社会上流行的养生品,这是谁都无法漠视的。难道这是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而与时俱进? 难道人体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会因为短暂的经济变化而产生大跃进变化? 水果不是坏东西,想吃就吃,相信没坏处。 但如果不想吃,而由父母或学校的老师们主观地强行配给,那就犯唯心错误了。 人体相当聪明,如果需要,生理会教使孩子拿水果吃。 


       否则,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来了。


       海边osj,与罗大夫一样,都有扎实的临床经历,“咳嗽病”小孩把水果给停了,咳嗽就好了一半,把脾胃一调理,咳嗽又好一半都不是在自己头脑里幻想出来的。“肺热咳嗽”的诊断,在临床上碰不到1%的观点,敝人相当认同,外感咳喘因呕吐或泄泻而迅速消除的现象时有发生。


       阳明太阳,在生理上如此互相倚靠,但病理上却如此背道而驰,化寒化燥,真希望还有人懂得。






· IceHill    修正先生,你好
想请教先生,本人肠胃不适已有一年,西医诊断是末端回肠炎。吃了很多药,但仍不见效。现在的症状是肚脐附近皮肤偏凉,四肢却会觉得微微发热,经常胀气,排便不畅。医生说是小肠炎症难根治的关系。想求教先生良方。谢谢8月29日 14:40

      中医修正  回复 IceHill:这就得先辨清楚是阳明病还是太阴病了。如果是太阴病,就那么2-3个方,好好诵读,好好理解。 再看一遍伤寒论自序,医圣祂老人家不会骗人的。(830 10:51)

· 鉴照万物    虽然我不懂中医,但相信先生所言乃真知灼见。顶礼修正先生,为了父亲身体,自己也尝试接触。努力参,南无阿弥陀佛!8月29日 14:45

      中医修正  回复 鉴照万物:凭什么这么相信我? 当这个精英队伍从似懂非懂滑向不懂装懂的时候,我也想作弄两下呢。 还得谢谢您的信任 ,修正我不骗人。(830 10:47)

· 罗大夫   感恩先生佳作,后学愚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降须升极而降,非中途拦截而战胜强压。升极者,太阳当空无阴霾也。“外感咳喘因呕吐或泄泻而迅速消除的现象时有发生”者,肠胃排空阳明恢复功能,拨云见日也。2015-8-29  21:13

· 随堂笔记   然锋镝余势安消?~~~~一石入水、或鼓荡或溢消,鼓荡者颤栗、溢消者方咳。可否?   鼓荡通身、溢消入咽。身盈缩者--气消颤栗、气满溢者--身激喘咳。(个人有过饥寒熬夜经历,晨起喝冷水,或颤栗或咳喘或吐而残喘,通此症否?)8月30日 05:46

      中医修正  回复 随堂笔记:很欣赏您的评论。看得出您思考颇深,但对六节为何物依然不清。其实避开六节仍然有解,那就是不同动物的解剖生理学系统比较。为什么要咳嗽哮喘呢? 西医说是保护性反应,这就对了。(830 10:39)

· 中医招魂   好文!让我想起《内经》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夏日热盛,马上饮凉水,速感身凉之理在何处?缘是脾胃行津液于四维。脾胃寒,则二阳寒乎!9月1日 12:10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招魂:素问这篇经脉别论有重大省略,历代注解都是支离破碎的,对后世中医理论出现严重失误负有重大责任。 也只有纳入六节藏象,才有完整的理解。(98 11:19) 

· 枯木“外感咳喘因呕吐或泄泻而迅速消除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句话深有体会,有一次感冒,经久不愈,期间有一次饮酒过量,大吐特吐,彻底把胃里清空了,咳嗽反倒迅速好了。
关于久咳不愈,另有一个验方,本人试过几次皆有效,且推荐过别人同样显效。验方就是含化复方甘草片,以前很便宜的瓶装的那种小药片。甘草片气味难以忍受,口服没什么效果,必须含化,每天三四次,我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含上,睡着就闻不到气味了。一般含化两三天就痊愈,至少能    “外感咳喘因呕吐或泄泻而迅速消除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句话深有体会,有一次感冒,经久不愈,期间有一次饮酒过量,大吐特吐,彻底把胃里清空了,咳嗽反倒迅速好了。
关于久咳不愈,另有一个验方,本人试过几次皆有效,且推荐过别人同样显效。验方就是含化复方甘草片,以前很便宜的瓶装的那种小药片。甘草片气味难以忍受,口服没什么效果,必须含化,每天三四次,我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含上,睡着就闻不到气味了。一般含化两三天就痊愈,至少能明显好转。虽然我是中医的门外汉,但是也从修正先生及其同仁的博客中受益匪浅,感恩。2015-9-3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