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 (一) 阳明主降? 千古谬误!
近读名家书,谓太阳主开而升,阳明主阖而降,感慨良多。三阴三阳议论,历史上见仁见智多矣,是学张机后绝断千年,遂无人问难。观内经素问,六节本于四时展开,虽然引入阳明厥阴和开枢阖,也不得与原来的生长收藏概念相左。太阳谓开,宣布之开也,太阴谓开所指则异;阳明谓阖,抟聚之阖也,厥阴半似;太阳从何而开,开向何处?太阳主升,少阳如何?阳明,二阳也,言何主降?二阳与燥金间的纠缠误解,就象三阳化寒一样,困惑张机后所有的人。窃以为阳明主降的提出,更可能是读死了伤寒论“胃家实”的缘故,而非生理象数的正解。 难怪您啊,名家,您在逆炼伤寒真经,走的还是病理而生理的千年魔圈。张机的病理六节毕竟与内经的生理六节存在差异,将二者统一起来,圆融贯通,这才是六节真学。逆考医史,张机一人而已,岂非医圣乎?岂非医圣乎!
六节在四象的基础上加入阳明和厥阴,用意何在? 望同志者细思,后面的太极图解会有所触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修正系列博文该快该慢,该清高该实在,今与各位商量。按原计划,接下来便是对天三问和太极图解(请看内容提要),与各位共同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探讨中医,目标则是六节藏象。对此,修正无意保密,但有实实在在的担心。中医人看后,相信任何反对者都会点头,但该如何向前走却一定心中茫然;西医人看后,虽然觉得异类,却可能鼓掌欢呼,认为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灵感,接踵而来的项目、breakthrough 虽有益于人类,毕竟对中医不公平。 以我们目前的状况观六节,肯定抢夺不过西医人。 龙来了,却吓坏了自己人(请看修正序言);燕归来,却飞入别人家!所以还是打算先在网上修路磨蹭2-3年,踌躇彷徨之际,祈望诸位看官予我指点。修正鞠躬。
剑柳飘飞 剑柳比与修正尤小草与园林也,但还是觉得'突破'中医理论之迷雾在于悟性.剑柳评修正无新意本为笑谈,修正说剑柳高学实乃褒奖;字里行间流露的便是'真情'. 阳明主降本就是胃以降为顺,下迫大肠,土生金之卦象.至于燥金肺气更应秋之生中萧敛.胃部炎症的病人,进食后欲寐便是佐证!!!剑柳自学中医全靠悟性,对先生学究乱言祈望先生修正.对中医无害.2009-5-15 21:42
中医修正 回复 剑柳飘飞:谢谢兄弟审阅并品评,您过谦了。若说胃肠道传运水谷以降为顺,十分正确,但这降的并非阳明。 胃肠道既有腐化,也有燥化,更有太阴统揽的湿化,其结果可是产生了二阳之气,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将六节中的任何一个分离出来谈论,都是偏见。肺属金,当然有燥金的功能,但太阴化湿确是水之上源。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必须分辨清楚。先生思考不愿含糊,古称兄弟。(2009-5-17 21:04)
仕隐君 谦逊之极!有这份心,你一定会做好!2009-5-16 08:39
中医修正 回复 仕隐君:谢仕隐君光临审阅。没这份心,出来浪费时间?既然开博,就一定要做好。然以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尚望同志者指点批评。鄙人既然经常批评别人,就一定有接受批评的度量。(2009-5-17 21:10)
微笑 拜读学习了,建议博主以后的博文最好能用白话文,这样读者会更多一些,不知此建议妥否?2009-5-16 10:24
中医修正 回复 微笑:谢谢朋友光顾,您的建议十分正确。最早帮助我开博的两个最亲近的人也对我这么说过,但没有接受,因为鄙人开博的本意不是“白话六节”高科普。中医人若不懂些古文,断定他造化有限,就算日诊过百,声若雷鸣,对学术进步没有多少意义。您可以从开博至今的21篇文章看出,鄙人不愿随俗,招诱太多的观众。 您的建议我记住了,可白的时候白,该文的时候文,不因文害意。修正鞠躬。(2009-5-17 21:31)
司马红缨 若是不能破读进而通透《黄帝内经》,何来修正?2009-5-17 06:04
中医修正 回复 司马红缨:谢谢先生光临审阅。 鄙人初尝其中味,便扯旗修正,见笑了。《黄帝内经》有素问和灵枢,各81篇,未尝破读和通透,仅素问的开头九篇吸引了我。 叫我“初九”就好了。修正鞠躬。(2009-5-17 21:52)
利天生 赞成先生按原计划进行。2009-5-17 08:42
中医修正 回复 利天生:老朋友的话是最入耳的,还是按过去的方针办好。 这里也听听其他看官的意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009-5-17 22:03)
汪斌大夫 欣赏、学习。汪斌问候您,敬颂夏安!2009-5-17 09:06
中医修正 回复 汪斌大夫:汪大夫光临,蓬荜生辉!先生乃医界达人,吟哦琅琅于青山绿水,词意清新离俗,鄙人久仰高风。 今大驾光顾,修正鞠躬。(2009-5-17 22:12)
云游郎中 中医中的六节、六气、六经(手足合十二经)都有其共同点,亦有其相异处。我认为,如果说伤寒六节非六经,或许说对一半。但说与六经不相关联,就绝对错,这可以从《伤寒论》中得到证明。说阳明主降,在经络上是讲得过的。但在“阳明为两阳合明”来说,又有不相合之处。其实,中医理论,从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学说中继承,即从四时的生长收藏之阴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引入厥阴和阳明,便成了六节。四时与五行来说,五行就是在四时的生长收藏中多一“化”字。因此,六节之阳明和厥阴,就必定有化的属性。是化生和转化的属性。这也是我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对否?望修正老师解惑。2009-5-17 17:15
中医修正 回复 云游郎中:欣赏您的认真,若无坚实的学问基础,是无法提出这样的疑问。但“六节之阳明和厥阴,就必定有化的属性”的思考,显然仍在五脏五行论的窠臼中。四时六节的位阶在五行之上,以五行统络万象的思维必须克服——四时是不完整的五行吗?今天先借用两句“太极图解”的话:震而乾,其中有日,照见凡夫步云之路; 巽而坤,其后有月,映出神仙下凡之踪。(2009-5-17 22:27)
天堂女 很想探讨一番,奈何腹中空空,静等下文.2009-5-17 21:28
中医修正 回复 天堂女:谢谢老朋友光顾审阅。鄙人经常看您的博文,明白您的认真和踏实。现今的中医理论大致上是错误的、无用的,无法指导临症治疗。究其原因,并不复杂——六节失传。六节回归的时候,不但八纲辩证、藏府辩证失色,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都觉得可笑,现有的阴阳五行理论也将面临着严厉的复审。我有我的担心,不能随便讲,哪一天可以毫无顾忌地讲时,我会邀请您到场见证。修正鞠躬。(2009-5-17 22:37)
倾城 先生对中医研析颇深,末学看先生的博文受益非浅,要说建议的话,希望先生能不能通俗一点,哈哈!2009-5-17 22:01
中医修正 回复 倾城:哈哈,一篇再顾,荣幸啊。您的建议很对,我可以稍微向您的意见靠拢,但不会从此而因文害意、或者花费我太多的时间去翻译成白话文,我确实觉得古人短短的几个字,有时是最能表达思想的,我也有文癖啊。谢谢您的建议,修正鞠躬。(2009-5-17 22:46)
金岸怡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建议先生按原计划进行,但进度要放慢一点。问候!2009-5-18 08:53
中医修正 回复 金岸怡风:谢谢指点。得于岐黄者,当还于岐黄,岂能随便转送旁人?鄙人不敢亵渎《内经》和《伤寒论》,领教了。(2009-5-18 09:09)
泥巴匠 后学还是坚持前辈应该早点把您的理论公布出来。
您的意思是按目前的状况您不能立即公布,得两三年后再说。这我就不明白了,两三年能发生什么奇迹呢?您说“百年杏林大糊涂”,您“网上修路磨蹭2-3年”就能让整个杏林不糊涂了?虽然晚辈接触中医间不长,但已经体会到清醒的中医们大部分有点迷茫,因为几乎没有一本书能把中医理论解释的很完美的,大部分书甚至都是互相矛盾的,如果您的理论正确,能使他们茅塞顿开。所以目前迫切需要象您这样的高手们把这些东西理一理,让中医们明白些,也使我等初学者少走弯路。您开博也大半年了,无非只是说明了“百年杏林大糊涂,张机过后断津梁”这个事实,这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是很明显摆在面前的。您一谈到实质性的东西即欲言即止,给人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很不好。2009-5-18 09:05中医修正 回复 泥巴匠:您讲得也很有道理,我正是左右为难,才写了这“六节医话”。至于我是否故弄虚玄,瞒不了行内明眼人。 您的话我记住了,容兼听众人之言。修正鞠躬。(2009-5-18 09:15)
笨马九方皋 看望朋友,欣赏学习,问好。2009-5-19 05:25
中医修正 回复 笨马九方皋:谢谢老朋友光顾。您既然确凿地考证了咸阳城的兴建时间,也帮我问问张机老夫子,《伤寒杂病论》原书是否有六节专题论述。 拜托了。(2009-5-19 21:15)
云游郎中 再来拜读先生大作,急盼先生六节新作,为我发矇解惑。2009-5-21 23:15
中医修正 回复 云游郎中:谢谢光临审阅,郎中您过谦了。六节文章的供应量不会缺乏的,速度倒是要细细考量。 鄙人无意保密,会慢慢摊开在桌面上与同志者公开讨论。 望有空常来,修正鞠躬。(2009-5-22 20:32)
ruobushengyi 我祖宗好几代都行中医,也有些药物口转于我。可惜现在太忙,待忙过后应当学习!2009-5-23 11:00
中医修正 回复 ruobushengyi:谢谢光临审阅。数代行医,有真决口传,您可不能辜负了乃祖的一片心啊。望有空常来,予我指点, 修正鞠躬。(2009-5-24 21:03)
赵自强 君临乃缘份,留墨显真情,支持心灵通,博学出智慧。2009-5-26 00:14
中医修正 回复 赵自强:谢谢光临审阅。先生博文不卖东西,不脱衣服,为自己的见解呼喊,活跃学术气氛,修正当然支持。 欢迎您常来,予我指点,修正鞠躬。(2009-5-26 23:13)
非常感谢朋友光临和留言!望我们能常来常往,我备有精神食粮,思想营养,请朋友品尝;愿共同学习相互欣赏!新发博文欢迎朋友批评指正,有评必回!2009-5-26 00:15
中医修正 回复 赵自强:舞弄文墨,穷酸相顾。 互相赞许,不妨碍别人。 这里备有淡茶,躬身相候。(2009-5-26 23:17)
ycweii7799中医是国医却不被人重视,何故。ycweii77992009-5-26 09:51
中医修正 回复 ycweii7799:先生这话,深深刺痛中医人的心,鄙人有接受任何批评的气度。 中医人确实需要灵魂深处反省,老老实实回到社会,真真切切面对学问。谢谢光临审阅,修正鞠躬。(2009-5-26 23:25)
博雅 看望问候朋友,关注健康话题。2009-5-26 21:38
中医修正 回复 博雅:欢迎老朋友来做客。您写文章在实实在在地帮助众人,我却引而不敢发,惭愧啊。(2009-5-26 23:46)
东方一峰 读了博主多篇文章,依然不知博主“六节”为何物。天有四时,每时分六节(六个节气,正好是《内经》所说的“三侯为一节)。以干支计时,六次为一周甲(60天),六个周甲为一年,周而复始。故曰“天以六六为节”。人体法天地,也分六节,就是六大经络也。《伤寒论》以六经传变为辨证,是一路思维。后世因五行哲学统御思想界,故把医学研究的新成果有五行的语言来叙述。五行有利于阐述五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也没什么不好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2009-5-27 09:30
中医修正 回复 东方一峰:谢谢老朋友光临。 六节就是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所谓天以六为节。 五行论统治中医理论近两千年,中医学才有今天的困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引用到这里未必适合。 鄙人认为,先生引用这句话倒是要考虑到一百年西医在中华大地上,从被拒绝到今天统治了医学界; 中医从地主盛气到今天的落荒在野的事实。鄙人深感先生治学认真,定时拜访,几个月从您的博文中学到了不少。今天很高兴看到您到此发问,请不要顾虑到友情、名声、地位、胜败等等,大胆问难,唯真理为依归。修正鞠躬。 (2009-5-27 21:06)
笨马九方皋 对中医学是外行,读几遍才知道一二,朋友静心钻研中药历史的精神使人敬佩!2009-5-27 09:44
中医修正 回复 笨马九方皋:谢谢老朋友光临捧场,给我信心。 中医今天的困境,若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的十几亿人民的同情支持,政府数十年的爱国教育,很快会被取缔的。那些自己标榜是中医正宗,大喊西学入侵,无端赞颂中医的中医“左派”,可能会断送中医学最后的反省振作机会。谢谢捧场,修正鞠躬。(2009-5-27 20:47)
端午节快乐! 2009-5-27 09:45
中医修正 回复 笨马九方皋:端午节快乐! 我要决引汩罗江水,涤洗中医的千年浑浊,还其经典真貌。 (2009-5-27 20:52)
独善兼善 走自己的路, 寂寞但快乐.支持! 祝福!端午节愉快!2009-5-27 11:54
中医修正 回复 独善兼善:当然要走自己的路,并且走的是狭窄的路,因为我看到一千八百年来走宽广大路的人都糊里糊涂的死了。 谢谢光临审阅,修正鞠躬。(2009-5-27 21:04)
港湾 我赞成剑柳先生的,学中医靠悟性,因为中医非一般技术性的东西,是哲学的东西,不是1 1 2这样简单.中医是智者的学问.2009-5-27 16:42
中医修正 回复 港湾:老朋友到访,真高兴。 学好中医要靠悟性, 100%正确,不过那是少数人的事情。要使一般的“医工”也能行医而有效,就必须在理论上来个彻底的解说清楚。 要象西医那样,每一个走出学校的毕业生都会看病治疗,即使当不了上工。 历史上的、今天的名医,以假圣人姿态来忽悠学界,是不应该再存在、在延续了。 谢谢捧场,修正鞠躬。 (2009-5-27 22:37)
清溪流派 天机不可泄露!古人不是没悟透它,而是没说出来!所以内经讲那么多,都围绕着它,来说应用而却不说它... 为什么这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啊!
2009-5-27 22:41中医修正 回复 清溪流派:谢谢光临审阅。 大道无私,不应该保密起来。 鄙人书蠹,学问得于古卷,终当还之白纸,否则对不起古卷,也无法安慰曾经糊涂行医的惭愧。 再说,修正并没有门派禁令。六节真理,既是圣哲心血所凝,也是无数伤病人付出的沉重代价所换来的,私秘者或遭天谴。记得参同契魏伯阳的一句话吗?道绝或罪诛!鄙人现在为中医修路,早则2-3年,迟则15年,一定还珠杏林。(2009-5-27 23:23)
心本空灵 朋友们的见解都很好,学习了,在下没看过书。在这儿给先生提一问题,请问静心可否治病?2009-5-28 07:11
中医修正 回复 心本空灵:可以! 若能得到适当的方法引导, 静心治病的效果有可能超过任何现有的药物. 这只是我自认为有理的猜测, 鄙人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恭候指点, 修正鞠躬.(2009-5-28 07:43)
流星雨666 感谢先生访问指点。中医气化之学不可能抛弃西医的细胞生化学而单独存在,细胞为气之聚态,其结构功能也在气化研究范围之内。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应在这个层面进行,心脏与脑同主神明,西医只见器官功能而不见气,中医古理不明脑神经之功能,二者皆有所短,如果从胚胎发生学角度言之,心脑在胚胎先天气场中相距较近,其气场信息交融性大,后天心脏在气机运行上可使阳气隆盛,升华至脑,综合言之,气也是一种实体性物质,也可传递储存信息,尤如脑细胞。心脏移植患者的性格改变即是佐证。现在中医临床过于重视西医理论,不相信中医认识的人体气化整体性,所以我才有只管气不管西医器官组织之语。
祝先生端午节快乐!2009-5-28 11:58中医修正 回复 流星雨666:象先生这样踏踏实实在做学问的不多,可惜我当年对组织胚胎学用功不够,现在精力不够,已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待您的研究,我会定期造访。 中西医研究的是同样的人体,真理一定没有差别,我对西医没有崇拜也没有偏见,追求的是真理。谢谢光临指点,修正鞠躬。(2009-5-28 22:36)
笑看人生 中医,祖国医学宝库,世界医学的瑰宝,学习了。2009-5-28 15:56
中医修正 回复 笑看人生:是啊,祖国医学是宝库,但年久失修,现在那里有太多的老鼠和蟑螂在乱啃着呢。 欢迎光临,修正鞠躬。(2009-5-28 22:44)
笑看人生 今天是端午节,端来香香的粽子,看望亲爱的朋友。祝愿你在端午佳节这个美丽的时光,开心安好!快乐健康!!2009-5-28 15:57
中医修正 回复 笑看人生: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今天“中医人”的目光先盯死在科学和金钱上,再以一根食指招呼中医跟上来。 互庆佳节, 修正鞠躬。(2009-5-28 22:53)
轧达哲 守望!致物穷理!敬!只是八纲阴阳为总纲,阳升阴降,迎随补泻得心应手。怎么都会变得可笑,您搞的噱头太大了。能不能让在下【可笑之一人】先睹为快,别等2年后啊!2009-5-28 21:42
中医修正 回复 轧达哲:谢谢来捧场。 您就让我搞些噱头吧,象我这样枯燥的清谈,不讲些大话, 有人来看吗? 看您研究的"烟酒都是药"、"预防猪流感", 比我时髦多了,感兴趣的人肯定数万倍于我。 至于想先睹为快吗?可以告诉您的是:博文将进一步缩水——更加枯燥,理论将进一步深入,让世人知道原来这才是真中医,不容易! (2009-5-29 07:12)
好好先生博主说的多是一些学术知识,建议添加一些中医实用技术,距离现实会更近一些。2009-5-29 09:52
中医修正 回复 好好先生:谢谢老朋友审阅。 您的建议很正确,到时候我会谈些病例,临症议论。 但中医的弊病就是太重视一方一药的使用,缺乏理论上的总结和创新。今天的“中医”,估计有90% 以上只能称“草药郎中”,离中医二字还远着,因为他们基本上无法以理论指导临症,这也是敝人在网上辟园清谈的主要目的。修正谨识。(2009-5-30 20:37)
白头翁 几日不见,博主又写出了许多好文章。真不容易。2009-5-29 20:40
中医修正 回复 白头翁:谢谢老朋友审阅。 叹息内肠热,总该有个交待是吗?否则会憋出肠胃病。 望有空常来,修正鞠躬。(2009-5-30 20:28)
taotao
修正先生辛苦了。中医的修正工作是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是个针灸世家,从小学习针灸时就对经络的实质感兴趣,现在已是40几岁的人了。我仿佛悟出经络是人为画上去的,根本不是格外存在于人体上的一个系统,不知修正先生有否兴趣找一找这方面的资料,让中医来个彻底的革命。如若观点不同,你就当我痴人说梦话。2009-5-30 23:43
中医修正 回复 taotao
:谢谢老朋友光临审阅。英雄所见略同,人体内六节周天,走的不全是十二正经或奇经八脉所描绘的路线。鄙人对经络针灸十分兴趣,虽然未得师传,十五六岁就开始乱打乱撞了。今天极少用针灸治病,但曾经对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是那样的专注且入迷,当然也见证了少有的神效。对经络,我认为更可能是人体各脏腑器官之间互通信息的网络。以上说的都是心里话。很高兴在网络上认识了您,将来有机会允许我登门请教吗?哪一天我可以没有顾忌地谈论六节藏象时,务请光临见证。修正鞠躬。(2009-6-1 08:10)
易经智慧预测博客 如果说中医学科之经络学是古民假设故弄玄虚的话,当阳性勃起时,有人略微与之握一下手,在某处轻按奌一下,恐怕在一星期内都要出现阳痿啊!!!这说明了什么呢???!这难道与中医经络学无关吗!!!当然、全信书不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向老师学习!致敬!!!2009-5-31 00:12
中医修正 回复 易经智慧预测博客:哈哈,有意思。没有经验,很有可能。经络的存在,西医已经越来越肯定了,但他们还是不认为中医经典上描述的准确性,因为无法在解剖学上找到物质基础。在这问题上,我们不能怪他们,不能将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因为我们自己对经络的理解还有些模糊。(2009-6-1 08:14)
易经智慧预测博客 虽西医反对中医而认为中医不科学!但我们中医让它去说吧!而且中医要有雅量而容纳西医、结合西医,并为世界人们作出更大贡献。顺祝老师先生天天豫悦、开心、快乐!!! 2009-5-31 00:38
中医修正 回复 易经智慧预测博客:是的,我们要有雅量而容纳西医,理解并学习他们的长处。那些以谩骂西医来凸显自己是中医正宗的“左派”言论者,大概就是江湖郎中了。(2009-6-1 08:16)
中医修正 六节医话小结:
六节医话见博半个月,感谢290位看官审阅。 至今,共有69则评论指点,其中要求尽快说明六节藏象的只有3 则,占23分之1。 因此,修正博文将按原计划进行,祈请看官理解。 修正鞠躬。2009-6-1 08:33
泥巴匠 晚辈初学,肚里没货,想发发不出来。又怕学偏了,所以才盼能早读到前辈的书。如果前辈真的到2025年才出书,那晚辈什么时间能学到真东西呀?2009-6-2 18:59
中医修正 回复 泥巴匠:同志,您若真地把我称呼老了,可赔不起的。 同志的称呼是最高尚的,先生称呼也文雅,如果我年龄比您大的话,前辈晚辈的称呼却硬把我拉进江湖,感觉不好。 让外人听到了,就把中医和江湖联系起来,不是吗? 您如果觉得我的博文确实有东西可学的话,那就是不信邪,不唯名。谢谢您经常来此捧场,修正鞠躬。(2009-6-4 01:05)
老中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看望先生,看到你有评必复,非常欣慰。辛苦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009-6-2 22:41
中医修正 回复 老中医:姥姥好。您的留言我看到了,很高兴,几次回复都没有成功,就写在这里了:
姥姥好。小家伙逗得我满心欢喜,确实忘乎所以了。想当年他爹出生时,我白天八小时上班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瘦了一斤,十天整整瘦了十斤。曾经跟儿子讲过,他并不在意,今天他知道了。儿子身体比我强壮,可能骨头还不如我老家伙硬,当爹还叫苦,今天他知道了。其实子女再叛逆,自己当了爹妈后都会感恩父母的。年轻人也不容易啊,如果身体行的话,再帮些他/她们,现在帮他/她们,效果比当年好多了,不过我们可要双倍付出了。没问题,施比受有福,不是吗? 谈到辛苦,要首推做母亲的了,诗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2009-6-4 00:11)
老中医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每每想起詩经里的感恩名言就想起母亲的伟大。恐怕自己无能而无以报答。自己当母亲以后,方知父母在自己身上耗尽了心血。根本没奢望儿女报答。现在我都当姥姥啦,老母亲照样是: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五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五人,莫慰母心。无限感慨,难遇知音。和先生倾诉以蔚我心。2009-6-5 13:26
中医修正 回复 老中医:以文会友,一来一往,不亦乐乎。 父母的恩情,任何人都报不了,若能对自己子女后辈多加关怀,就是对自己父母的安慰。 我们都过了知天命之年了,可不能倚老卖老,我要打麻将、去旅游、享福去?多关心些子女的困难。实际上一对年轻夫妇带一名子女,就很不容易了,我们都经历过,记得吗?昨天看过博雅(露珠儿的博客)在2009-05-30的“公交车上”,写一批上年龄的人拉帮结伙、招摇享受的社会现实,感慨良多。 我认为天伦之乐可比现代化享乐好多了。一己之见,哈哈。 (2009-6-5 20:19)
赤脚仙翁 修正老弟:有句话叫什么来?噢,对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既然“修正”,就应早让人知道嘛,还卖什么“关子”啊?2009-6-10 16:58
中医修正 回复 赤脚仙翁:大仙讲得很对。不过,燕归来时,若飞入了西邻洋姓家,岂不嘲笑我中华神州无可栖之处?修正不敢擅自做主。您知道修正我心高气傲,哪有闲情卖关子于市井街肆?上网八个月,实在还没有遇见可谈之人。(2009-6-11 00:05)
阿明 阿明不才,看到您对“东方一峰”什么是“六节”的回复:六节就是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不就是六经辨证的“六经”吗?不知先生的“六节”与中医教材中的“六经”是否说的是同一个东西,阿明初学,见笑。2009-7-9 18:03
中医修正 回复 阿明:素问曰“天以六为节”,六节指的是将圜道六分的论医方法。六节在内经伤寒论中的运用数不胜数,其主要内容都是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或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 后人的“六经”概念与内经有所不同,内经原意的“三经”“六经”常常没有经络的含义:“六经如川,肠胃如海”;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都不见得必须跟手足十二经或奇经八脉联系。 今天中医教材不是内伤嫡传,所以经常自我矛盾,也无法指导临症。 修正谨识。(2009-7-9 23:10)
云淡风清 俗语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希望今后万卷书里多些必要的"一句话"。2009-10-18 09:12
中医修正 回复 云淡风清:老兄厉害。不知"逆炼伤寒真经,走的还是病理而生理的千年魔圈。" 可否算上半句话?望不吝指点,修正鞠躬。(2009-10-18 23:46)
云淡风清 逆炼伤寒真经,走的还是病理而生理的千年魔圈----此言不谬.2009-10-19 08:04
中医修正 回复 云淡风清:谢谢风清兄一篇再顾。一千八百年,错错相因,修正难啊。不过,相信一千八百年承传,至今还有几十万人的中医队伍中,肯定会有象风清兄这样的明眼人。 为中医共同努力,分头并进。(2009-10-19 21:47)
胡涂医 “中医人若不懂些古文,断定他造化有限,就算日诊过百,声若雷鸣,对学术进步没有多少意义”,先生之言甚是,然古之医者皆通古文,诸君造化有限者亦众矣。何以故?以其尊金贵名而非尊道贵德也。应师古而不泥古,温故而知新。2010-5-6 02:37
禅手指 先生好,您老说还没有到说的时候,其实您已经说了!
"逆炼伤寒真经,走的还是病理而生理的千年魔圈。" 而后面少个“非”字吧?
====以后讲 的时候请您“同志”晚生一下,万分感激!2012-7-28 22:27中医修正 回复 禅手指:加一个“非”字?很好,类似理解,道理却别样深刻。
敝人原意是说“从病理现象而思考生理的逆向揣测”,所以说“逆炼真经”。谢谢评点。(2012-7-29 12:27)
123abs 末学已在博客上写了三篇中医学小论文,恭请先生光临考核。但愿能免强合先生要求,学生拭目以盼。2012-10-23 11:08
中医修正 回复 123abs:生理在病理之先。没有正确的生理理解,极难有正确的病理思考。祝进步!(2012-10-23 22:05)
归一之路 请教博主:阳明的引入是否是人体需要饮食入胃,消化吸引后天水谷之气以辅先天元气,人体才能生生不息的缘故?2013-2-24 22:32
中医修正 回复 归一之路:确实如此。(2013-2-24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