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日期:2022-07-05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福州城,曾出了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她的美,让整座城倾倒。直到七十多年后,老福州们还由衷赞叹着她的美:“我们几个小女孩结伴去往那位小姐家开的商铺,远远地就能望到她,如画中走来的一般!” 只可惜,红颜薄命,在21岁那年,庸医误治,她早早地凋零了。
这位女子,是我的姑婆。奶奶在世时,每回忆姑婆,就不禁感叹:“长春行步,皆脚尖先着地,这或许是她早走的原因吧...”
由此往事,引出今日的话题 —— 行走。
人活于世,无时不刻不行走。由于太过频繁,因此几乎无法修饰。一个人的思想、过去、未来、乃至命运,也都无时不刻地从行走中散发出来。当然,我修习未达,难有这种洞察力。在此,我只说我知道的行走。
我见过最美的行走,是牧者领着诗班步入圣坛,是觉者背对尘世遁入释门。那每一步,都是坚定和从容,没有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万不能走出那样的步伐。
曾读《南华经·秋水》:
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当年,寿陵的年轻人前往邯郸学习赵人的优美行姿,虽用心效仿之至,但最终连正常走路都不会了,也称寿陵失步。很多后来人,对这则故事的认知,多停留在不应盲目摹仿的层次上。我认为,这则故事的更深领悟,要放置于整篇《秋水》之中才能得到。
在《秋水》中,记载了辨士公孙龙问道于公子牟的故事。公孙龙,诡辩之士,在那个坦荡又高贵的时代,为君子所不齿。于是,公子牟借寿陵失步的故事,嘲讽低贱之人不可佩君子之道。公孙龙听罢,半天说不出话,步伐慌乱地败兴而去。
什么样的心,必走出什么样的步。这才是邯郸学步和寿陵失步所蕴藏的真意。
翻开我们的历史,有触龙的“徐趋”,有嵇康的“风仪”,还有太多活脱脱的人走出自己的步伐。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迎面走来,美得细腻又柔弱。红颜薄命的背后,其实是一颗敏感又脆弱的心。每每读到这句,我都不禁想到我那未谋面的姑婆,她的行走,也应如刘兰芝这般吧。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是《侠客行》中的李太白在拂袖而去,走得洒脱又豪迈。李白,早年勤学剑术,行侠仗义于江湖,是历史上少有的带刀文人。他一生嫉恶如仇,不重名利。他的步伐,必如他大江大河的诗句一般,独步于那个时代。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
这是《省试湘灵鼓瑟》中智者的隐遁。曲虽终,但遗韵却融入山川。人不见,吝啬得连背影都不留,只留下山川以无言作答。我们的文化,对山川有着莫名的向心力。很多时候,当我们凝视古人的山水卷轴时,透过山水,望见的应是智者倔强、孤傲、渐行渐远的背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是《定风波》中的苏轼在风雨中且歌且行。若说我们文化中常有古板和孤傲,那么,苏轼则把文人生命重新拉回到了人的本源。日啖荔枝三百颗,夜饮东坡醒复醉... 好似他就在你我身边。这是文人历尽一生波折后,庄严神圣的蜕变 —— 拄竹杖、穿芒鞋,着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我自信步归去...
当然,在古人笔下,或也有着令人不齿的步伐,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这丑态,虽然并不遥远,但我羞于多谈。我只想说,当下的我们,离古人眼中的君子之步,可能是越来越远了。这是极危险的,因为什么样的心,必走出什么样的步,什么样的步,也必走出什么样的路。小至个人,大至民族。
《论语·雍也》有云: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
子游对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当年,子游武城为官,遇一人名曰澹台灭明。此人从不走小路,若无公事,也绝不造访子游。子游由此断定其是正人君子。在古时,道路有“道”“径”之分,“道”是车来人往的大道,“径”是人畜罕至的小路。澹台灭明的“行不由径”,正是坦荡的内心所引导出的君子之道。
心境光明,则无须攀炎附势,因为他是个独立自由的人,也必行君子之道;心术不正,故见不得人,因此他的行事风格难免晦暗,走上歧路也是必然。
说到底,行走,行的就是自己的心。
旧时读道书《性命圭旨》,曾闻:
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
熟悉我的朋友,定听过我“走路要专心,不要边走边想其它事”的口头禅。其实,我所说的,就是《性命圭旨》这两句的大白话。当人体气机在支配肉体运动时,我们的心应与气机同在,此为形神合一也。
只有在形神合一的前提下,人心才能达到最大的安定,平和向善的心力也在此中孕育。坦诚而言,若有什么途经可完善我们的心,若有什么途经可让人达到生命的更高境界,我认为不外乎此了。
说来也巧,在写此文期间,一朋友谈及我的步伐很有辨识度。我,不羁散漫,曾错行很多路,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信仰上。在纯正信仰的人看来,我必是与魔擦肩而过的人。希望我的行走还没沾染太多污秽,依旧保留着少年人的赤诚...
我走进了丛林,因为我想活得更有意义,能够去直面并试着了解生命的本义,而不是等到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活得毫无意义。

—— Henry David Thoreau

———— THE END ————

百草园药食同源养生(娜娜)

先生曾有文章《带刀文人》,抨击心灵深处的那一道光。或者很多人内心有光,却因混沌的世道和身不由己的环境都隐于内而不知。先生的文章直击内心之灵魂,拷问,思索,彻悟,回头…… 行走在人世间,有风有雨有雪有雾,有杂草有树林有大河有山川,小路千万条,通往真理的路只一条。 感恩先生用自己的人生路践行生命之真谛,品格之高尚,格局之包容,学识之渊博,医术之神奇…… 行走人生,先生指引,敬上!赞 9

作者

朋友过奖了,我也不过是行走人间的凡夫罢了赞 9

大富

说到底,行走,行的就是自己的心。赞 6

作者

是的,一切由心而起赞 7

自强不息

最后一段读了很多遍,深受启发,感受到了一种安定的力量。或许从形神合一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赞 5

作者

[强][强]你的后半句,原本我有打算写赞 4

自强不息

感恩先生![玫瑰]您的文章像光一样照亮了我。赞 2

作者

一起行走赞 2

天下有火

先生好,望求先生为我释疑:仲景先生炙甘草和白芍的作用,我看了很多解释,感觉都是模棱两可,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这样,确实让人越看越糊涂,听说长桑君一味生甘草能治疗很多病,甘草一味到底应该怎么用,望求先生解答,谢谢!赞 2

作者

可看我过往的一篇文章---《自制炙甘草》赞 3

天下有火

看过,但只看明白制作方法,至于怎么用就看不明白了,比如桂枝汤,桂枝解肌肉,生姜升脾气,红枣降胃气,中气升降循环加上解肌因此太阳得解,那么炙甘草和白芍在方中作用是什么,麻黄汤为什么又不用白芍?倪先生说炙甘草是保护心脏,是不是举凡发散心气的方都用炙甘草保护心脏?赞 1

作者

你对桂枝汤麻黄汤的了解,比起本义差距有点大。读伤寒论,经文比药方更重要,请静心读经,当初我也是这样读出来的赞 5

钰仪

饮食是少阳对水穀的运化,运动是少阳对坤体的运化,与此匹配的是心神的清静无事,则火生木而克化坤土,心之任物以此。赞 4

作者

因此,心境必须光明,不然会一身污秽。阴雨连绵之下,哪有不发霉变质的?赞 5

知行合一

作者

我现在觉得行而不知方才是最高境界赞 4

祥和

每一个不曾打赏的评论,都是气与形离赞 2

作者

刘兄是好同志赞 2

清风徐来

我就想知道,你不当医生,还可以做什么?

作者

千万不要局限自己,潜力是很伟大的东西赞 2

kp

吃饭时知道自己在吃饭,一口一口一口 走路时知道自己在走路,一步一步一步 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地觉照,不散不乱,不忘不失。长期能保持这种状态,就是一个大修行人赞 1

作者

[强] 很多这样的人,不会讲什么大道理。知而不自觉,方为真知赞 2

陈丹

受教了赞 2

作者

[抱拳]赞 1

敬天顺道

行走,行的是道,走的是心。心正则道直。赞 1

敬天顺道

[合十]

三一医馆13295587893

觉非觉,行即觉。心非心,无心即心。即心即觉即行。感恩先生

作者

让我们一起践行并见证赞 1

贾攀峰

当我这么做时,都说我太自私了。

作者

没有小乘,哪有大乘?赞 1

旅行途

以往都习惯于山间、水边散步、思考,原来还是神行分离[捂脸],今天下午漫步山间把注意力放在了每一步的脚跟,开始纠正,受教了、感谢先生!!南华经中说,“真人之息以锺、众人之息以喉”,如何息?希望也能有机缘拜读先生这方面的大作!!赞 1

作者

我认为此处锺同踵[合十]赞 1

刘SAN

小时长辈常教育我,好好吃饭好好走路,曾不以为然,到了一定岁数才明白,简单的东西蕴含着无上的智慧。谢谢先生!!!赞 1

作者

专心就是修行赞 1

豆豆

[玫瑰]赞 1

作者

[抱拳]赞 1

文彪中医师

行即是禅,坐亦是禅 ,其气逆行,印堂发紧。

作者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