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 (五) 四象如来佛 六节孙悟空
各位看官是否注意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几句类似的经文被连续引用在紧跟后面的素问第三篇生气通天论、第四篇金匮真言论和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上,直到素问第六篇阴阳离合论出现,简略地提及四时之后才交给了三阴三阳?这提示我们: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只是养生篇,也是素问论述藏象的第一篇,更是中医学核心理论——六节藏象学的基石!因为一直指导着后面数篇经文。在王冰将师氏“七篇大论”强行补入素问之前,古卷黄帝内经只有两篇“大论”——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和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而四气调神大论可是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大论。
2.六节是四时的展开,虽然后面的六节藏象论是素问头九篇的目标议题,六节也不允许超越四象框架。
3.任何不符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阴阳太少次序的三阴三阳次序,都不是真正的生理次序。学习内经,必须清楚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藏象理论是从四时入手讨论,然后再扩展为六节,其目标则是六节藏象。历史沿用至今的五藏五行为中心,是中医理论的千古谬误(参阅2008-11-07 审流溯源、2009-01-01 归宗祭祖一),严重误导了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
红楼胖子007 中医古籍传误的太多了~~2009-10-22 09:37
中医修正 回复红楼胖子007:谢谢老朋友光顾。
“传误”讲得应该是后人误解之后再代代相传。经典中有多少错误的东西?鄙人不敢乱讲。而误解之后再代代相传得太多太久了,这才是修正的目标。(2009-10-22 22:01)
迎春子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言五藏之肝脾?六节之肝脾?2009-10-22 13:18
中医修正 回复迎春子:理解先生的意思。您讲得有道理,不过只对了一半。五藏是地,六节是天。真理向前跨越一步,便成了谬误。 请参考:
2009-01-01 “归宗祭祖(一)”矫枉可能需要过正,主从安可不辨?弃六存五,知母不知父矣!
2009-08-26 “蒲公英”或面对黄土而终不知有天,牝鸡司晨,千载不闻雄鸣,拘于脏腑者众矣。
恭请大鉴。(2009-10-22 22:21)
迎春子 王冰将师氏“七篇大论”强行补入素问之前,古卷黄帝内经只有两篇“大论”。鄙人疏浅,请示师氏及古卷黄帝内经而明之。2009-10-23 18:59
中医修正 回复迎春子:李先生,欣赏您的追究精神。不过这题目大着,建议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查询,那里有众多的院士。(2009-10-24 22:54)
拾梦人 我不觉得五行错了,土五是四季的根,而三阴三阳更像是八卦的六爻,是纯技术层面的“用”。没有土五的四季是阴虚阳亢的状态,而土五过大的四季则阴气太重,“体”有余而“用”不足。2010-1-24 22:30
中医修正 回复拾梦人:先生深陷五行窠臼中。四季是在地面上发生的,而引导这一发生的四象,龙虎龟雀天度流迁于上,可不着于土字。六节正是人道化的四象,何独不闻王太仆言“天以六为节,地以五制会”? 我们该从父姓,还是母姓?(2010-1-24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