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 (七) 四象在阴阳学说上的意义
两仪阴阳,只谈到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并没有描述阴与阳如何具体地消长及替代。
阴阳太少,从两仪再分而引出四象。若从古天文开始谈四象,显得相当费力并不容易被接受,而最普通、最容易理解的,便是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了。 易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变通莫大乎四时”,阴阳学说从两仪对待——阴阳再分——引出四象,目的就是要论述阴阳二气如何流传变通。有流传变通,就必须讲究次序,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天文龙虎龟雀的流迁,时节春夏秋冬的轮替,天度也,气数也,四象的灵魂就是次序。
四时的次序当然是春夏秋冬再春,但四时在阴阳学说中的代言者——四象的次序,到底是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再少阳,还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再少阳呢?内经中两者皆可见到,一见于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一见于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从邵康节先生的先天图看,内经中肯定一对一错,话讲到此,挑明了我们对中医阴阳学说的理解是表面功夫还是真学问!
如果说相对于现代医学,我们中医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在古代并列为中九流的医卜星相中,我们作为老大,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否也有不同于“表弟们”的特色?拿掉三阴三阳的“中医阴阳学说”,根本不如占卜星相八字学中的阴阳内容。如果说三阴三阳的有无,决定我们成为中九流的大当家资格,那么对四象的独特理解,才开始让我们从表弟们的行列中超出。毫无疑问,只有加深对四象的理解,我们才可能追回中医学曾有的辉煌——三阴三阳。尝闻往而归谓之返,失复得谓之还,中医学要想摆脱灭亡的命运,先顺着春夏秋冬走一回,四返才可能六还。
修正恭劝今天谈论阴阳的中医理论家,还是先向占卜、星相、命理八字这些“表弟”们学习学习吧。
何医生 弃千年成见,寻正统中医.一代更比一代强!留下我的祝福及问候。2009-11-1 10:54
中医修正 回复 何医生: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遗憾的是中医人最大的愿望是 1)直接攀上现代“名医”,2)寻找前朝望家做靠山,3)最终标榜家技秘方。 尽可能地搬出冢中枯骨,却从来不敢对自己的师祖稍加批判,从来就没有向前拓展的精神和愿望。 哀哉。(2009-11-3 22:07)
贾葱 中医理论家占卜、星相、命理八字这些“表弟”们学习学习之后,还是理论家。
应该去实践,直接拿人体做医学实验,才有可能得到科学,但是今天的人文环境做人体实验太昂贵了,普通国家都未必付得起。
不过,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解决人就是永乐皇后的表弟,安亭侯刘纯。2009-11-1 10:55中医修正 回复 贾葱:刘纯?请问在正史或医学史上有记载吗? 您的话语听起来不可信。再说没有清晰地理论理解,就拿人体做实验,太不人道了。(2009-11-3 22:10)
天堂女 设阴阳为0、1,2位编码则有00、01、10、11,如果以Hamming距离最近的来看,次序应该为00、01、11、10、00…… 有的时候觉得从现代电子技术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很好玩2009-11-2 20:29
中医修正 回复 天堂女:哈哈,“业余”爱好者的理解就是与“专业人员”不一样!以别样的眼光来审视,这正是中医界所需要的。请问天堂女,尊师是邵雍还是莱布尼兹? 不过中国人象数合称,譬如洛书,西方数学家笑称魔方,魔方有九,而洛书只有一。 只有数因象解,洛书才能有无限的运用。
您果真来自天堂, 鄙人曾与2009-05-17向您提出邀请,希望到时候能够光临督审。 修正鞠躬。(2009-11-3 23:09)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中医理论自成体系,感觉用现代科学解释中医,有很多现象,因果都解释不太通。2009-11-6 06:11
中医修正 回复 此时无声胜有声:谢谢光临审阅。
中医自己解释都不行,外人怎么可能解释? 只有中医自己解释清楚了,才可能告诉西医中医是怎么回事,带给西医全新的思路、甚至指导。(2009-11-8 21:40)
茶心语 文中的观点很值得学习和深思!2009-11-6 11:26
中医修正 回复 茶心语:谢谢朋友捧场。
鄙人喝茶几十年,什么茶都喝,舌头都喝得麻木了,对其中奥妙还是似懂非懂。 就象看《红楼梦》一样,四十年前开始,好象也看了3-4次,但每次都没有看完。近日看白头翁的注解,才明白一些。 看来同样是看、或者尝试,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
希望您能在博客上教人如何品茶。 谢谢。(2009-11-8 21:47)
港湾 四象的灵魂就是次序。这句话又让我解了一些惑。我的《上帝的游戏规则》如果早看到这一点,可能思路更清楚。我们现实中纷繁的世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那么几项规则,只不过相当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也是太极、阴阳、四象之类的推断吧!谢谢先生的指点!2009-11-8 11:34
中医修正 回复 港湾:老朋友光临,高兴啊。
您果然眼光锐利, 下篇“做一回初小学生 六节医话(八)” 谈的就是几个数字, 将于十一月十一日星期三见博。 恭请光临指点。(2009-11-8 21:56)
林海雪原 朋友很有学问,中医其实都是思想家啊,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2009-11-8 15:24
中医修正 回复 林海雪原:谢谢朋友光临并抬举。
鄙人不赞同中医都是思想家,对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的评语。历史上中医人师徒父子相传,将医术看做饭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境界也不高。 看看中医后继乏术,即将被废的处境,我们没有资本在赞扬中医了。
中医界严重缺乏人才,今天的中医博士、教授、大师们, 不见得就是人材。(2009-11-8 22:02)
微笑 感谢朋友的看望!久不来学习再拿起竟觉有点看不懂了~惭愧啊!是不是朋友的博文理论性也太强一点了呢~2009-11-9 12:18
中医修正 回复 微笑:谢谢朋友来访,这里理论性确实太强了,相信中医博士或教授看了之后也都是半懂不懂,修正逗着他们玩呢。倾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力,未必真正理解修正说了些什么,难得朋友你经常光顾,修正心存感激。不过修正还是要请你经常光顾,后面将有不注重理论的, 争议很强的文章要见博。(2009-11-9 22:33)
一心学艺 尊敬的博主好!我是上节问先生能否医疗“疑难杂症”的新浪网友,发问的目的并非自己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而欲藐视先生的学问。实是希望先生术理皆高,可以给予学生帮助。小儿自6岁左右发现患上西医所谓“小儿抽动症”,辗转求医近4年,先看西医失去信心,转看中医,但至今未痊愈。逼的学生工作之余自学中医,现刚从网上找了一套清朝黄元御的书籍在看。不知先生接触过这类病例吗?可有好的治疗方法?能向先生求助治疗吗?切盼回复。2009-11-9 14:45
中医修正 回复 一心学艺:这里遇上不愿报上姓名的高人了。
说心里话,新浪版主已经告诉我您的非凡能力,叩谢不杀之恩。
一个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每天都只有24小时,不可能路路通。“小儿抽动症”,鄙人还没见过,更谈不上治疗了,再说也没有网上诊病的能力。 不过, 我的网友“风景树”倒有相当的兴趣,可能他有把握,不妨洽谈(下二楼)。
至于清朝黄元御的书籍,听了不少网友称赞,鄙人因挤不出时间,至今无缘观赏,惭愧。
谨此恢复, 修正鞠躬。(2009-11-9 22:43)
风景树 治“小儿抽动症”,中医的针灸更擅长。因为本人认为,此病虽然表现在身体上,但其根本还在于脑,而针灸是将信息送入大脑的最快捷的方法。2009-11-9 21:55
中医修正 回复 风景树:太好了,兄弟救兵来了。
针灸是将信息送入大脑的最快捷的方法。 讲得很有道理,希望您治好病人之后,更有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心得公开,这样,中医才有希望。 请深思。(2009-11-9 22:55)
风景树 蒋老师曾治疗过一位从北京来的“少儿多动症”患者,以肝论治,针刺背部的肝俞、脚上的行间,总之围绕肝来治。当时效果非常好,活动不停的患儿是通过家长强行按住扎的针,针刺后就安静下来了,并主动给蒋老师削水果,这可以他的家长从来没有看到过了现象,后来他们回北京后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由于,我认识到针刺在治疗与大脑有关的神经性、精神性疾病往往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疾病顽固的一面,必须长期坚持不断的用针灸疗法与疾病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与对中医的信心是战胜一切疾病的关键。个人浅见,不揣浅陋,与兄共同探讨。2009-11-10 11:27中医修正 回复 风景树:厥阴也,少阳也,风生也,震动也,论理有据。 行间配肝俞,取穴有理。期望您的立竿见影,更相信您的方向正确,等待您的佳音。(2009-11-10 23:49)
上下卡死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四象(或作四相)是指火水风土,两仪生四象,两仪指的是阴阳,而阴阳衍生出地水火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龙代表木,白虎代表风,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
===========================================
在西方,古人就有原子的概念,当然和今天不同。其后人得力发现了今天科学的原子,使得西方科技和文化都有大发展。
我们祖先观察宇宙的朴素哲学观,如果我辈努力,必定也能找到确实的“两仪”和“四象”将祖宗的学文发扬光大。
原子已经让西方人抢先了,我们要往升层次发掘了。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是不能无限分割的,最小物质是什么?又是什么构成了最小物质?现在也只得出量子力学的所然,而其之所以然还未解。要是我们中国人发现了宇宙中的这些规则东西,真好和“两仪”“四象”有共通,再冠以其名,成功接盘老祖宗。呵呵……2013-1-23 10:11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北在上有北在上的道理,南在上更有南在上的道理。可惜啊,当年“范围天地之造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雄伟抱负”,竟然沦落成巫婆神汉的饭碗,比中医更惨得多了。太可惜了!(2013-1-23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