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 (八) 做一回初小学生
初级小学,从一二三四五六加减学起,看起来是最简单的常识了。若以“万法归一”、“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中华文化神髓来审视,这六五四三二一却是最大的学问。
心有所触,智慧未运,画一圆圈,其中空洞无物。 太极混元,古今谓一。 此无中生有,一从无出。
心智既萌,乃见有无、动静、刚柔、幽明、浮沉、是非、曲直、升降、出入……诸般,圆圈中画分阴阳鱼可也。此太极而两仪,谓一生二,二从一出。
两仪而三才,谓二生三,三从二出。这第三者,乃是从阴阳两仪彼此感召和合而有的冲和之气,故曰三生万物。
到了四,就有所不同了。这个四,可不是三的继承者或衍生者,而是二的再分,审阴阳太少而无疑。
那么这个五是怎么来的呢?研究比较深入的宋理学认为阴阳而五行,鄙人同意,五也是从二来的。但宋理学并没有讲清楚:五行五星圆排列与河图排列的区别和关系。他们读周易的时候,似乎懂得“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却丢掉了“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或者在两仪同而不同的关系上弄不清楚。实际上何止宋理学家如此?其前论象数的,也都含糊着。这样,在五行与四象的关系上,到底土王长夏还是王四季,便成了象数学疑案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谈论中医六节学问,四五六之间的关系就更加纠缠不清了。到此,我们应该清楚,四象五行的纠葛,不但在中医学有之,而是关系到象数学的大学问——老祖宗的世界观。
以普通学者都没有弄清楚的四五六关系,运用在中医学,就问题多多了:首先,在“学以致用”欲望过分强烈的中医史上,“中医名家”毕生追求的是一方一技的具体使用,将医术看成饭碗,极少有人关心过“象数清谈”。 其次,以师徒父子为主要传授方式的中医人中,因缺乏入学竞争,文化素养毕竟也差了一大截。 修正认为,这两者正是制约中医承传发展的主要因素。 内经、伤寒论那古朴深邃的医理,中医人早就看走眼了,100年来两次被威胁废除,正是历代中医名家的杰作——驯致其道。我们要懂得自我批评,要有反身求己的能力,不能怨天尤人。今天的中医学要想逃脱被废的命运,先把一千八百年的“中医名家”给废了,直接继承内经、伤寒论,脱胎换骨才能获得重生。
四五六共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纵有河图方位定,仍教杏林百世迷。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修正恭从。 五行五星圆始于何人之手,茶余再考何碍?
天堂女 坐在沙发上聊天还是很幸福滴.为什么走到门口却又嘎然而止了呢?刚学中医的时候就想用数字来编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乎好理解,这个5就不知道哪儿来的了,想不明白,权当它如数学上的公理,承认就是了,就象素因子分解中,2,3,5,7是最小的素数,中医就是通过对称性和最小的数字单元等,以极强的逻辑性来研究人体的学问.恭候先生详解.2009-11-11 10:12
中医修正 回复 天堂女:谢谢天堂女光临审评。
窃以为中医人滥用五行论,皆因不解河图之故。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世五行论焉能逃脱?离开了河图圣人南面而立这一中华坐标,象数学就走邪道了。
您来自天堂,鄙人不敢在您面前夸夸奇谈。更不敢对能为圣人立则的河图洛书随时随地地闲谈。(2009-11-15 22:56)
weilan 我们要懂得自我批评,要有反身求己的能力,不能怨天尤人。很对!向您学习!2009-11-11 17:27
中医修正 回复 weilan:谢谢您的评论。
中医人自己也认为一代不如一代,也哀叹近两千年来再也写不出《内经》《伤寒论》,但面对现代医学的步步紧逼时,却责怪政府扶持得“不够”。一百年来两次被威胁废除,却至今不能做出触及灵魂的自我批评。哀哉!(2009-11-15 23:10)
独善兼善 自我批评,学习了.问候大师!2009-11-12 20:46
中医修正 回复 独善兼善:谢谢朋友光临审阅,鄙人不是大师。
玩世不恭了一段时间后,必须回到现实做社会的苦工。 路走尽头时无奈绕转才能再走下去。 世人只有在无可奈何是才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却极少有人会自觉地修正自己。(2009-11-15 23:19)上古的朝阳 中医非常美丽,不仅是医道,而且是哲学,中医的整体观恰是中国文化之整体观的一个显现,大太极中的小太极,呵呵。但我觉得中医要传播推广,有很多现实的困难。且不说国人这么多年来受西方文化和“科学主义”的洗脑,形成了凡事必量化实证的思维定势,单就中医本身而言,就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同样的病人去看不同的中医,经常被诊断出不同的病来,开的药方也不一样,这就涉及到要清理中医门户的问题,因为虽然不同的药方可能治好同一种病,但是有的中医却是瞎看病,损害了中医的声誉。中医本来就讲究因人而异地治病,可是当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医生看来,也是因人而异的时候,不懂中医的人就开始质疑中医了,因为会莫衷一是。还有,中医应该师徒相承好呢,正如您所说,中医界很多这种师傅带徒弟的现象会使很多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在学中医,但是按照目前中医学院的大学生按照西方医学的方法学习,可能又会有新的问题。也许,当前中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普及国人对于中医的基本知识,进而培养其兴趣,毕竟,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近100年来,被打压得太多了。但我坚信,中医在未来的10年,一定会逐渐振兴,要发展文化产业,中医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啊,呵呵2009-11-14 20:54
中医修正 回复 上古的朝阳:您所讲得有道理,我们讲的都是现实,学院教育和师徒传授各打50大板。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你们青年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对中医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智力人品,关系到中医的未来。 从《内经》《伤寒论》到今天的江湖谈医,不正是“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吗?师徒传带这一低级教育方式不应该再继续,我们需要能考得上北大清华的年轻人。
中医人: 请不要害怕您的学生看不起您,要让您的学生站在您的肩膀上!(2009-11-15 23:45)
好好先生 我倒是以为中医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会因某个个人的好恶而影响其价值。另外,若能理论结合实际,把中医文化的精髓应用到实践当中,中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就不成问题,不知修兄以为然否?2009-11-14 20:55
中医修正 回复 好好先生:好的,好的,现在谈生存:
过十几二十年,中医被废除之后,祖传中医和江湖游医一定还会长期活动下去。 这就如《内经》《伤寒论》看不懂之后,一千八百年有无数的人自称是中医,一样的意思。(2009-11-15 23:50)
港湾 也许这个观点是对的。中医是一门哲学性很强的科学,理解的不同,感悟的不同,都会导致很大的差异。因此摈弃一些所谓名家的观点,直接接受,可能会少走一点弯路。不过有时名家的指点,也会加快自己理解的速度。2009-11-15 10:21
中医修正 回复 港湾:我的意思可不是将现有的名老中医都“解雇”了,没有他们,未来的俊秀们凭什么设炉安鼎,找回失落的真理?朋友别误会。 谢谢您的光临指点。(2009-11-15 23:55)
长安安 本人正在努力学习内经,里面有许多关于数术的内容都不明白.到时请教一二.另,数术对中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2009-11-17 11:09
中医修正 回复 长安安:谢谢光临审阅。鄙人认为术数与医学的渊源不浅,不懂就难以理解中医,太强调也不对,今天的特意功能者、气功师也都自称是中医师,荒唐啊。医理弄清楚后,术数是不能多谈的,担心中医师神棍化。(2009-12-24 21:00)
东方一峰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用一系列的概念、法则,原理、公式等对特定领域事物的描述。只要这种描述比较能够反映真实世界,并且能够使用或可以操作,它就是合理的,就是科学知识。宇宙万物都分阴阳属五行,这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界的奠基石,它产生于春秋期间甚至更早。后来又得到极大的发展。所以它贯穿于医学、易学、道教、诸术等各种领域。中医古籍中有无数的病案是应用五藏五行的思维方法辨证而妙手回春的。这说明五行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所以它是有价值的科学知识。2009-12-5 18:06
中医修正 回复 东方一峰:用手机会生病,玩电脑会生病,谁敢说“科学”没病?(2009-12-24 22:02)
weilan 明天是冬至哦,我的家乡有个习俗,冬至一定吃汤圆,代表团圆,我祝福您合家团圆、健康、快乐!2009-12-21 16:27
中医修正 回复 weilan:哈哈,佳节。 “一阳初生处,万物未萌时”,这时太阳远游南回归线,拨动大自然的琴弦,似有音,似无音,黄药师在吹“碧海潮生曲”。鄙人近来因庶务多,大约50天没有看顾好自己的博客,极少上网,祝您健康。(2009-12-24 20:49)
拾梦人 我以为,五、四、六分处三个层面,依次由内而外。脾土既主四季,又主长夏,二者不在一个层面。2010-1-24 18:11
中医修正 回复 拾梦人:四五六,三个不同的概念,在人体内的关系就如揉面三遍后的情景。五生于二, 二没谈清楚之前,很难谈五。(2010-1-24 23:59)
天涯比邻 我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一是一点,它是原点,是宇宙的中心,是思维的起点。它可以是地球,它可以是太阳,或银河系的中心。大家也许猜到了,它是也可以是人的大脑中的松果体。中国古代称之为太极。
一分为二,就是太极生两仪。过原点画一条直线是数轴,左边是阴右边是阳,负阴抱阳是原点。万物都可以一分为 二的。
两仪生四象,就是两条数轴垂直交叉,它生成四个象限,可以表示大地有东南西北,也表示天时有春夏秋冬。
四象生八卦,这只要上述的直角坐标系中再加一条垂直于该平面的数轴,就象在平板上竖立一根木钉,做成一个日晷。这就有了八个卦限,宇宙间的万物在这空间中都有自己的位置。空间是万物存在的基本要素。
这空间有上下左右前后,这称为六合,也就是东南西北天上地下。
由此可见,空间有三个方向,就是有三个维度,这对应古人说的天地人三才。
万物必须存在于空间中,也必须存在于时间中。时间是单方向的,它永远奔向未来。所以只能加1,六合加一就是七。
哦!现在光剩下五了。五是最奇妙的,它不象六那样容易被人发现(如雪花,蜂巢)。古人发现,人有五藏,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这五行有相生相克的属性,用来描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十分有用。而四六八等数是不可能定义一套相生相克关系的。所以古印度的四元素说是无法与中国的五行学说媲美的。于是,诞生于东周时期或更早的五行学说就渗透到各个方面,何至是中医学啊!
还有至阳之数九,我就不说了。2010-1-25 17:34中医修正 回复 天涯比邻:难得先生如此思考,难得啊,鄙人未必做得到。不过,您对洛书的涵义基本上不懂。西人笑称魔方,但魔方有九种排列,中华洛书为何只取“戴九履一”? 您可不能用现代的话语“宇宙的中心”“银河系”“大脑中的松果体”来勉强猜测古人的思想,这叫历史唯心观。 修正建议您回到最原始的乡村,观看一年四季的变化,体验一下古人对天地的理解。 否则,古人对这些最简单的数字赋予的深刻涵义,现代人是无法理解的。 鄙人生长于小镇,曾经是知青农民,十九岁高中毕业时家里还没有电灯,更没有任何电子游戏可玩,青少年经常晚上看星星,那时没有什么光污染,四季的生长收藏也看的清清楚楚。 至今怀念那样的经历,难得。(2010-1-25 23:42)
天涯比邻 在人类认识史的早期,人类只能够数1,2,3,多欲的就统称为“多”了。
数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这和客观存在的“物”不同。所以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还对数字感到神秘和敬畏,现在,对数字还有什么神秘吗?
2010-1-25 17:56中医修正 回复 天涯比邻:一二三四五六,所代表的象数意义,从来不简单。 请问洛书“左三右七” 的三代表什么? 数字的意义,至今没有弄明白。(2010-1-25 23:24)
天涯比邻 天以六六为节,其根根源于中国的历法。农历以十五天为一节,就是一个节气。六节为一个季度。故六节为一时,四时成一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但历法的计算和天体的实际运行总有偏差,这种方法一年为360天,于是17年要加7个闰月。比如今年春节前就立春了,那这几天算冬还是春?
还有,天以六六为节也因为古代的干支计时法。六十日竞一个甲子,六甲子成一岁。所以说天以六六为节也。
人体小天地,良医治病要讲究天地人。所以《内经》讲了许多天之道,教导人们要重视天的运行,人的感应。天地是人体的生存环境,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而人的生命是五藏运行的结果,五藏的属性及其制约关系是很复杂的,用五行来建立中医的五藏学说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根据。所以历代医者呕心积累的知识不是建立了一个错误的中医学,而是为人类奉献了珍贵的知识财富。2010-1-25 18:33中医修正 回复 天涯比邻:谢谢光临审阅,您谈得很好。五藏五行的研究,当然有千年的积蓄,但离开了四时六节,便成了巨大的谬误。 当六节藏象谈清楚的时候,辩论就显得多余。 请问一千多年以来,“五行藏象”观的研究进步了多少?没有,因为没路可走了。(2010-1-25 23:21)
我心依师 “今天的中医学要想逃脱被废的命运,先把一千八百年的“中医名家”给废了,直接继承内经、伤寒论,脱胎换骨才能获得重生。” 我是门外汉,但很想学中医,更想为恢复汉以前的古中医做一点事情,在博主这挂号了。
此文我转了2010-1-26 19:10中医修正 回复 我心依师:谢谢您的抬举。
历史已经告诉人们,一百年来我们走错了路,这条路可能从《伤寒论》以后就错了。 现在我们需要有志者互相扶持,复兴中医。 欢迎交流。(2010-1-26 23:23)
上下卡死 但是我下载的《内经》《伤寒论》,全文搜索了一下,没找到“太极”这个词。想请教博主,哪本中医典籍提到过太极?太极之位对于人体又是什么?2013-1-23 11:21
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朋友真的收索了一遍?应该说早已功底深厚了。《内经》《伤寒论》中的确没谈太极,后世说太极比较出名的当推张介宾了。中医四大经典既然都谈了阴阳,就离不开太极了。但太极在医学中仅用于说理而已,并没有哪些临症意义。(2013-1-23 11:31)
上下卡死 嗨,看来这太极之位是个什么,只有缠中说禅自己明白了。我看博客也就从看缠中说禅开始,至今看了快两遍了。被他挖的坑掉下去无数次……参禅,打坐,中医,股票,论语,诗词,马克思,唱歌……最后无话可说。现在迷上博主中医了,要想理解没个三年五载怕是不行。就怕博主撒手不管。挖坑后弃坑可是不行的啊!2013-1-23 11:54
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敝人虽住陋室,屋主也说过“来往无白丁”。您再说什么都不懂,可不让您跳坑了。不过,再深厚的功力,如果没有3-5年的专研,那就看低了学问。(2013-1-23 12:10)
上下卡死 博主回复:2013-01-23 11:37:06
“喂,我在这里啊”。“朋友,我这里好像更好”。《诗》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博主好客啊!
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我来博主这里已经很陶醉了!2013-1-23 12:20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朋友,金融交易界充满了欺诈与残酷,而您似乎书生气太重。如果眼下还放不开,建议您专心做交易。中医真学普传时,敝人不会忘记您。如果您不介意,可将简历送来by email.(2013-1-23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