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十) 肺秋是太阴还是少阴?
要正确理解三阴三阳次序,学者必须面对具有相当诱惑力的经文——灵枢九针十二原。这灵枢的第一篇,十分清楚地指出肺为少阴,肾为太阴,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正好相反。谁对谁错?
将肺秋配少阴,肾冬配太阴,似乎更容易理解,毕竟秋天的阴气不如冬天隆盛,所以秋只是少阴,而冬却是太阴。在此,修正有请同志们注意,这样理解四象只达到“气有多少”的层次,显然还没有触及“异用也”。再者,灵枢九针十二原在阴阳太少中加入了“至阴”,变成了三阴两阳,如果没有必备的象数学修养,太容易误解成四象长出了赘生物,却无法扩张融入六节。读经到此,五行藏象学的雏形似乎呈现,再“充实发展”,便成了贻害至今的五脏五行为中心—— 这代代相传的中医学核心理论,实际是千古谬误,巧妙地掩盖了四时藏象和六节藏象,迷惑了几乎所有的中医人,兼色果真可以乱正!
可以理解,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强调的是五藏阴阳之“气有多少”,对这部分的描述似乎更加“精确”,但分进深入的同时,也必然缩小了视野,“异用也”在高倍镜下也就无法看到了。偏见,是在没有超脱地zooming out状况下产生的。如果读经者不意识到加入“至阴”之后,已不再具备四象流迁的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就可能将您引入歧途。
今天,修正认为两篇经文讲得都没有错。灵枢九针十二原只停留在五藏阴阳之气多少的描述,其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再加上至阴这五个阴阳,并没有次序上的意义,相较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离合论——六节藏象论一脉相承的系统论述,似乎处于中医应用阴阳学说较为原始的阶段。
黎羽函 先生的“异用也”,令人搔首。学习中。很希望于医道之外,得闻先生一宣易理。2010-1-9 19:25
中医修正 回复 黎羽函:谢谢黎先生认真。
“异用也”出于内经素问,不是鄙人写的,虽与象数学有关,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医内容。今天的中医理论家、经典专家,相信没有一人能回答。已经见世的《内经》注解,也不见一人对此讲清楚,甚至认真过。 哀哉,中医人从来不讲认真,《内经》《伤寒论》后没有出过一名人材,这不是修正我言语过激,是历史事实。(2010-1-11 12:56)
慈方徒弟 两篇经文讲得都没有错。2010-1-13 08:35
中医修正 回复 慈方徒弟:确实讲的都没错,四象谈一个题目, 四象加了至阴谈另外一个题目。 就怕后人见山不知是山,见海不知是海。谢谢光临。(2010-1-13 09:17)
阿明 如果两篇经文都没有错,那么中医理论如何立足?后学者如何学习?2010-1-13 09:18
中医修正 回复 阿明:今天中医理论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从《内经》《伤寒论》后,中医理论已经失传。 《伤寒论》"六经",千年无解,已经说明了一切。《伤寒论》后,中医被打回经验堆积,一千八百年所有的“医论”都是在说梦话!奉劝有志于中医的学者,直接学习《内经》《伤寒论》,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大师,不久的将来会有人出来为《内经》《伤寒论》说话。 谓我不信?有如红日!(2010-1-13 09:43)
蓝秋 学习了,需慢慢理解。感谢来访,欢迎指导!2010-1-13 19:45
中医修正 回复 蓝秋:现阶段只能提出当今中医界存在的问题,和还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六节核心问题要过短时间再谈。
谢谢朋友光顾,全博通读,难得。(2010-1-14 21:23)
安心 你这些文章不展开来讨论相关问题,怎么能讲清楚说明白呢?
就拿内经素问而言吧,第一篇在谈什么?这些是很重要的,这是著书立说人的中心思想,人家说:
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这阴阳怎么把握?
精气怎么理解?精和气是不是一回事?这很考验一个医家是否真的理解这本书的关键啊!
还有上句中独立是指什么?别看这两个字这要展开,可说滔滔不绝千万言的...
肌肉若一又是什么状态,你要想真弄懂内经你得这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讨论才好算是破解内经 ...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2010-1-13 20:55中医修正 回复 安心:您的见解不一般,相信中医人无法回答。
不过这素问第一篇说得到底是 中心思想 还是 序言导论 我们看法就有分歧了。
中医理论和道丹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歧视道丹为“迷信”是无知的,但现阶段最忧心的却是中医师神棍化,因为就在中医行将被废的今天,出现了太多的神医和大师。(2010-1-14 21:30)
安心 充满好奇心,努力去探索。这是多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啊!
想想我们大家还是应多来支持他写下去才对。让他说出他的看法,我们也好了解一下他人在想些什么?即使我们都认为他那是偏见,但古今这样的人都多很。都想想现在的流行词吧:“和谐社会”。愿我们在他办的博客上开心,都能有所收获!2010-1-15 22:54中医修正 回复 安心:谢谢光顾,谢谢抬举。 道内人不支持?没问题,早就打算花3-12年铺路。 不过修正有请中医人注意自己的历史位置:现在已经到了加速沦滑的年代,灭亡在等待着我们!六节问题不谈清楚,中医的生理学和病理学都是荒唐的。我们已经在五脏五行为中心的谬误中拉扯了一千八百年,今天如何了?在这基础上,政府的任何扶持都找不到着力点。
“和谐社会”提出,功德无量。但在学术上修正认为不能搞和谐,实际上也没有和谐婉转的余地,而要用上另外一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希望中医人也讲认真。(2010-1-15 23:22)
徐中医 《内经》,《伤寒论》,那是什么年代,是扑救寒灵之苦,是大医精诚呀,现在是什么?是法治社会,是金钱社会,我们都为生存奔波,是权钱交易,我们都在研究这个,中医呀,谁真正看上你,研究西医,前途又大,收入丰厚,和乐而不为,中医灭亡也不是我们那个人的事。782010-1-16 21:07
中医修正 回复 徐中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既是行内人,从中医这名称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就必须将中医的兴亡当回事。别人如何,社会如何,大师如何,由他去,说良心话,我们必须为中医讲话,哪怕是无力的呐喊。(2010-1-17 13:00)
中医夜话 辩证思维待事物,审时度势论中医2010-1-17 17:44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夜话:谢谢老朋友光顾。
对待事物,当然要有辨证思维。中医学沦落到今天,冰冻早过三尺,修正岂能操之过急,3-12年的估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要做的是:时时揭短,无情提问,有空就骂,骂到同志们不再对修正愤怒,骂到学术权威们对自己所学觉得“好想有点问题”,骂到中医科学院承认自己不是中医正宗,中医的真理即现眼前。(2010-1-19 09:39)
赖清辉
呵呵,问候老朋友!留下一问题:何为中医!?2010-1-20 00:20
中医修正 回复 赖清辉
:对门外人说:中医是传统中国医学。
对同道人说:中医是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指导理论的中国传统医学。
此一己之见,有请指正。(2010-1-20 08:11)中医修正 回复 赖清辉
:中国传统固有的医术,形形色色,数不胜数,当然都可以称为中医。 但修正认为只有植根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有完整理论,并能有效指导临床的,才称得上正宗中医。(2010-1-20 08:18)
老恕 四象、六气,不是二分法与三分法的不同吗?有什么矛盾吗?请老师释疑,谢谢!2010-1-20 13:48
中医修正 回复 老恕:欢迎同志者评点,我们共同学习:
四象人道化,便是六节。但归根结底,还是二分法。(2010-1-20 14:01)
惊天神 中国古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理人事,以象、数、理为指导思想,总结出一套系统性的哲学文化,曰:“道”。自大禹后,因统治权益关系,失传部分精华。诸子百家问世,孔圣人以理义(礼仪)治理天下,并取得统治者推行广传。儒家弟子,不精象理,钻牛角尖,争名夺利。后世医者王清任大言不惭,不识三焦,敢言三焦有名而无形2010-2-10 21:06
中医修正 回复 惊天神:王清任改错,很多偏离了中医经典,他本人错误不少。 但三焦有名而无形之说,秦越人早已有言在先。 您若能够推翻而立新说,可是中医学的巨大进步,修正翘首以待。(2010-2-11 23:46)
惊天神 厥阴风木, 主春初之气也;少阴君火,主夏二之气也;少阳相火,主盛夏三之气也;太阴湿土,主长夏四之气也;阳明燥全主秋五之气也;太阳寒水,主冬六之气也.此是地以六为节,分六位主之.2010-2-10 21:32
中医修正 回复 惊天神:这可不是天道六节的主题内容。(2010-2-11 23:47)
上下卡死 六节上素问和灵枢的差异,以素问为正统,灵枢为异用。除了博主的看法。我认为要考虑人为修改和删减的可能。想当年灵枢经因为战乱而在中国失传,由朝鲜向宋朝当局献出还要交换宋朝的《资治通鉴》,当时苏东坡是极力反对的。是不是这个灵枢就像黄蓉改了的《九阳真经》一样?如果能转化吸收,即使改了,照样是绝世秘籍,成就之。要是没弄明白,糊涂瞎练就会走火入魔。2013-1-24 11:25
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从历史看,从内容看,素问说理确实比灵枢通顺而连贯。伤寒论自序也只说“《素问》九卷”。不过,敝人也认为灵枢同样是经典。朋友的考证和想象力更让人佩服。(2013-1-24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