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医之路二,正宗中医之争

日期:2010-01-26

 

    正宗中医在民间,近年巷闾间、网络上、甚至在中医学院也时有听闻。这好象是民间中医向中医院、中医学院、甚至中医研究院和中医科学院(强称四院)挑起的嫡庶之争,实际上是基层中医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对多版中医教科书和几十年间所谓的研究成果长期厌倦后的诘问!

    民间中医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言辩行文当然不及那些大学本科出生的官学中医,就连最勉强的组织形式都难以见到,很大程度上属无证游医的空喊。听到这些刺耳的“杂音”时,人们不难看出中医问题的严重性——中医教育和研究严重失职,四院名不副实!这些中医学术医疗机构,大致上是政府扶持下的摆设:

    一)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压力,大医院的中医科很快会被取消。

    二)如果拿掉西医的设备和药物,最象样的中医院也会大面积坍塌。因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早已半西不中,普遍使用西药,遇到大病重病时,不管中药上不上,西药一定先上。西医西药已经是“正规中医师”倚靠的法宝。

    三)就算堂堂皇皇的中医研究院,从成立到晋升为中医科学院,都不见一项真正被中医理论认可的成果。

四院有真学实技吗?行内人扪心自问。修正虽然不相信正宗中医在民间,也可轻易否定你们是中医正宗。

    曾经何时,西医人本着他们的理论思路,从中药提取了黄连素,认为中医清热解毒的原理在于某些中药含有天然抗菌成份。几十年后,他们已经弃如敝屣,仍然魔术般地影响着中医人对抗菌和清热解毒的看法,勉强发展出众多的中药注射液,不自觉地成了西医人“废医存药”的帮凶,却也被记录成中医的“研究成果”。中医人一诱便动,一方面是对西医迷信,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学术心中无底,而以后者更为致命。这种灵魂出壳、离开本位的学术研究动向,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并加速发展到今天。今天中医高科技队伍的研究,不再接受中医理论指导,您们拿着国家发展中医的俸禄,在阉割中医。从今天的中医科学院网站看,那里的大师们似乎没有意向、也没有能力为中医发展提出能统揽全局的方案,最有兴趣的便是“某某经验”这些延续千古的原始实践积累。而他们培养出来的中医博士们,通读一遍内经伤寒杂病论的,估计不到十分之一,原因可能是博导们有很大比例是“经盲”。(待续)

    回顾中医之路打算写:借问路在何方,正宗中医之争,名老中医之路,中医学院使命,科学研究百年,震惊伴随无奈,创新还是歧途,红紫色郑卫音,津梁在此绝断,大约九篇。敬请审阅指点。



  •  冯芦东  借问路在何方?还是回归民间得好,政府扶植,揠苗助长可否?深夜来访,问好修正先生!2010-1-26  02:05

          中医修正  回复 冯芦东:政府不敢放弃中医,也不应该放弃,因为这关系到十几亿国人的感情。再说谁敢肯定中医没有再放光辉的一天? 中医人更不应该轻言放弃政府的资助,退回江湖便意味着百年正规化、现代化努力已经失败,等待的便是灭亡的时间。 那么几十年政府扶植中医是否有揠苗助长的弊病呢?肯定有的,但问题不在政府,是中医人的无能。 谢谢您看了这里的大部分博文,中医事业太需要有志气的年轻人了,欢迎来电谈谈现在情况。(2010-1-26  08:46)

  • 见知堂   问好修正先生。路在何方呢?这是在文化没落的大背景下,利益在驱使。2010-1-26  08:23

          中医修正  回复 见知堂:国人崇洋,利益驱使,都是现在的问题,您讲的很正确。不过,鄙人认为中医人无能才是衰落的关键,中医界百年来出了人材吗?《伤寒杂病论》后,见过能平起平坐的人材吗?众多的中医研究所/院“研究”出了什么?中医科学院在科学什么呢?(2010-1-26  08:58)

  • 路氏中医馨草堂如果拿掉西医的设备和药物,最象样的中医院也会大面积坍塌。因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早已半西不中,普遍使用西药,遇到大病重病时,不管中药上不上,西药一定先上。西医西药已经是“正规中医师”倚靠的....

    这就是西医管理模式下经济利益的弊病,“中医院不姓中”的根本原因。只要注重发展中医,中医一定能发挥它的特色,现代名医“李可”重用附子等抢救心衰危重病人得心应手,在他们中医院中医急诊80/  如果拿掉西医的设备和药物,最象样的中医院也会大面积坍塌。因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早已半西不中,普遍使用西药,遇到大病重病时,不管中药上不上,西药一定先上。西医西药已经是“正规中医师”倚靠的...
    这就是西医管理模式下经济利益的弊病,“中医院不姓中”的根本原因。只要注重发展中医,中医一定能发挥它的特色,现代名医“李可”重用附子等抢救心衰危重病人得心应手,在他们中医院中医急诊80/100已占主导地位。问候 顺安!2010-1-26  08:54

          中医修正  回复 路氏中医馨草堂“中医院中医急诊80/100已占主导地位”。
    太好了,振奋人心!就算李可是硕果仅存的有实践技能的中医师,再过20-50年后,中医还是要灭亡的。中医学一千八百年来停留于原始的经验积累,始终无法在理论上突破(实际上继承都做不到),是中医学沦滑、即将被废的根本原因。除非今天的中医大师能讲出听起来有理、并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中医学才有真正的希望,否则中医人几十年的实践,最多只能达到“名老中医”们一方一技的水平,永远没有发展的希望。(2010-1-26  09:29)

  • 王威   敢问路在何方.支持中医!学习中医!做个铁杆中医.中医是几千年博深.
    国家政策没有更好保护/扶持中医.现在的中药都是农药化肥种植的.治疗不好.
    我临床证明:生鲜中药比干中药疗效强几十倍/上百倍,我喜欢用生鲜中药(即刚采中药)洗净后用果汁机打汁喝.但价格比干中药贵十倍,辨症施治后用药,疗效非常好!2010-1-26  15:58

      中医修正  回复 王威:但愿您能把辩证施治写下来,告诉众人,或者用作门内教科书以传授弟子也好。(2010-1-26  23:15)

  • 刘德龙  中医的衰落是伴随着中国文化衰落的,现在隐约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振兴的希望,如此看来,中医也会有个起死回生的过程。2010-1-26  18:29

          中医修正  回复 刘德龙:是的,中医可能也有个起死回生的过程。 当中医走投无路的时候,当学术权威或名老中医无法为中医学做点事情的时候,中医人才会深刻地反省,“勤求古训,博采中方”,重新做起。(2010-1-26  23:18)

  • shanyezhifu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医只会治病而不会骗钱,只对病患有利而对贪官大不利,所以贪官利用手中权力排斥中医。许多中医生对自已的收入与同科的西医生比较,每月收入没有西医生的一半……,一言难尽……,中医日落西山已成定局,将来只剩民间中医的存在,而民间的也越来越少,如今极少有年青人学中医了,就是在中医学院的学生也以学西为主,所以从中医学院出来的中医生竟很多不懂中医阴阳辨证是什么,都在依赖检测仪器,仪器解决不了就只好照猜,反正都是“袋袋平安”。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医只会治病而不会骗钱,只对病患有利而对贪官大不利,所以贪官利用手中权力排斥中医。许多中医生对自已的收入与同科的西医生比较,每月收入没有西医生的一半……,一言难尽……,中医日落西山已成定局,将来只剩民间中医的存在,而民间的也越来越少,如今极少有年青人学中医了,就是在中医学院的学生也以学西为主,所以从中医学院出来的中医生竟很多不懂中医阴阳辨证是什么,都在依赖检测仪器,仪器解决不了就只好照猜,反正都是“袋袋平安”。2010-1-27  19:03

          中医修正  回复 shanyezhifu:中医人需要的是修身反省,不应该向外抱怨。 这条路,是我们中医人自己走出来的。 今天,没有丝毫的资格抱怨政府,政府的扶持已经无法复加,我们需要的是政府的严厉整顿,不下重剂,有希望起死回生吗?(2010-1-27  21:59)

  • 黎羽函个人认为,学任何东西都必须遵从经典,这是最基本的。我这么说,可能部分人会认为是读死书,须知读书,死不去便活不来。好比学易,后世万家所言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开端,原始的那本易经,得拿下来,在此基础之上再百花齐放。我们学中医,也应该如此,没有原始文本就不能成为文化,遑论文明。   个人认为,学任何东西都必须遵从经典,这是最基本的。我这么说,可能部分人会认为是读死书,须知读书,死不去便活不来。好比学易,后世万家所言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开端,原始的那本易经,得拿下来,在此基础之上再百花齐放。我们学中医,也应该如此,没有原始文本就不能成为文化,遑论文明。2010-1-28  20:02

          中医修正  回复 黎羽函:从百年的巨大努力结果看, 从《伤寒论》后不见人材看,正宗中医早已死亡。 今人指认那些木雕、泥塑的为正宗,太可笑了。 死了,就承认死了。
    “死不去便活不来”  “经典可不是供人活学活用的玩具”一样让我欣赏,从此可以看出您的敬业精神和修业勇气。 (2010-1-28  23:51)

  • 黎羽函另外作为医学来讲,中医和西医是由不同的世界观和人体观发展出来的不同方法论,不同方法论中间几乎不存在嫁接的可能性,就个体而言,一个中西兼修的医生也只是针对他个人的技术基础多出一些诊治的途径。百年来西学的势盛,导致我们的思维已经背离了我们原初的文明进程,这可能才是国人不解中医的原因。中医作为一种技术,已经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而我们紧要需做的,就是为其招魂。   另外作为医学来讲,中医和西医是由不同的世界观和人体观发展出来的不同方法论,不同方法论中间几乎不存在嫁接的可能性,就个体而言,一个中西兼修的医生也只是针对他个人的技术基础多出一些诊治的途径。百年来西学的势盛,导致我们的思维已经背离了我们原初的文明进程,这可能才是国人不解中医的原因。中医作为一种技术,已经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而我们紧要需做的,就是为其招魂。2010-1-28  20:06

          中医修正  回复 黎羽函:工祝招君,背行先些。……魂兮歸來!反故居些。(2010-1-28  23:38)

  • 狼烟岁月   狼烟岁月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乱语,先生乃得道高人,必然是大人不记小人过,能容狼烟岁月之粗鲁。对不起,先生,得罪之处还望先生海涵。2010-1-30  12:19

          中医修正  回复 狼烟岁月:道理不辨不清啊。毛主席说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修正骂的范围大着,能回骂修正的人,便与修正臭气相投了。朋友,您担心什么呢?我可不那么小家子气,骂!(2010-1-30  21:44)

  • 来自宋朝  钱学深之问?君闻否?非中医界如此哦。某无修正老师之大志。但经典之书指导实践,确实有效。老师不必悲观!2010-2-2  15:09

          中医修正  回复 来自宋朝:钱学森的眼光当然不凡,只缘人不在此山中。他对中医的赞美,可能会引导一些青年俊秀走近中医,却也增加了现有中医人莫名其妙的自大。(2010-2-6  22:43)

  • 利天生  “今天中医高科技队伍的研究,不再接受中医理论指导,您们拿着国家发展中医的俸禄,在阉割中医”。残酷的现实!支持修正兄勇往直前!2010-2-15  14:41

          中医修正  回复 利天生:是残酷的现实。究其根源,是今天的中医理论“泰斗”们无法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正确的理论。这里的批判不会停止,为了中医的未来,也不能留情了。(2010-2-15  20:45)

  • 寻天根月窟   六十年的西化教育,大多数中国人都成了假洋鬼子!中国人还有几许?博主没见?中医院门前可以罗雀,西医门外车水马龙?2010-2-25  13:58

          中医修正  回复 寻天根月窟:对此,我们不应该嫉妒和憎恨,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灵魂深处闹革命!”(2010-2-27  02:00)

  • 阿明  “现在的中药注射液,不自觉地成了西医人“废医存药”的帮凶”,是啊,离开了中医理论,中药还能属于中医吗?答案很明确,国家的“四院”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2010-2-25  15:27

          中医修正  回复 阿明:虞兮虞兮奈若何? 正宗中医理论失落千年之后, 中医科学院还能有所作为?瞎折腾以应付政府和人民而已!(2010-2-25  23:37)

  • 天堂女  最恶心的就是现在报成果奖的中医研究了,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文不理,整个就"不是东西"2010-3-1  20:31

          中医修正  回复 天堂女:是的,学术腐败几十年以前就存在了。 近百年来,中医研究的成果,若以数字来表达,应该是0 x N, or 0.9 x N.  众多的研究成果,是中医的羞耻。(2010-3-2  11:24)

  • clapping本科学了5年中医,真叫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倒是现在不在中医院校,不必被动学习,反而读起内经来更有所得!我觉得经院派的学习就是根基没打牢,传统文化都没好好熏陶一下,高考数理化以后直接来阴阳五行,还和西医解剖课一起上,90%的人都扛不住;就我切身体会,5年的中医本科,就是一盘医学大杂烩,以后的修行,全在个人!只是这个学制过程足够长,一张白纸先书写了经院的墨水,再用目前中医院的体制熏染2年,足可以改变懵懂学子的认知。  本科学了5年中医,真叫是模模糊糊,不清不楚,倒是现在不在中医院校,不必被动学习,反而读起内经来更有所得!我觉得经院派的学习就是根基没打牢,传统文化都没好好熏陶一下,高考数理化以后直接来阴阳五行,还和西医解剖课一起上,90%的人都扛不住;就我切身体会,5年的中医本科,就是一盘医学大杂烩,以后的修行,全在个人!只是这个学制过程足够长,一张白纸先书写了经院的墨水,再用目前中医院的体制熏染2年,足可以改变懵懂学子的认知。2013-1-7  11:39

          中医修正  回复 clapping:经验之谈。
    可惜今天的教材编写人都不懂得历史上有个叫吕不韦的人。他本来是商人,权倾天下后也懂得附庸风雅,召集主编了流传千古的名著《吕氏春秋》,并邀请天下读书人去鉴赏,能改一字,则赏千金。哎!那老吕死了2000多年了,不可能复活了。(2013-1-8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