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十四) 外感一例
男,46岁,身高1.68M,体重78KG,职业医生,平时健康。
2010-03-23门诊病历记录:两天来自觉恶风寒,头痛头疼,现时周身痠疼,稍有汗出、周身粘湿感,咽痛、吞咽时更甚,时有咳嗽、白色泡沫痰少许,食欲减、大小便正常。舌偏红,苔薄白,面色红润。脉浮缓,扪臂上皮肤温润。探咽见扁桃体2度重大、充血,肺部未闻及罗音。
(询问原因,自诉周末郊游,与儿子健行数里,衣着单薄,当时有凉快感,自认为是没有及时洗澡加衣的缘故,“应该是普通病毒性感冒”)
已服用两剂中药:荆防各10克,桑菊各10克,连翘1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0克,蝉衣3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神曲6克,甘草6克。(遵医嘱,饭后温服)
药后汗出不少,略觉舒畅,约两小时后又症状如前,恶风寒,头痛头疼,周身痠疼症状如前,咳嗽增加、痰液增多、色转黄,咳甚是头额冒汗,咽痛及头疼痛明显加重,口苦,咽干,但饮水不多。自测舌下温度38,舌红,苔白略厚,脉象浮数,探咽见扁桃体2度重大、充血, 肺部未闻及罗音。
病历上方药稍作变动:上方去荆防、蝉衣,大青叶加到20克,并增加浙贝母10克, 黄芩10克。暂拟用一剂。
(考虑到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性向细菌性转化),自己也用上西药:
先锋霉素1.0 qid, 氧氟沙星0.2 bid, 阿斯匹林0.5 qid,首剂均加倍。
用药大约五六小时,第二次口服先锋霉素1.0、阿司匹林0.5后,感觉恶风寒加重,头痛剧烈,伴随胀晕感,双眼昏花,烦躁不宁,咳嗽加剧,痰多难出,并出现喘促,咳嗽时头疼眼花更甚。此时已经一天没有进食,也没有饥饿感,出现恶心感,胸脘胀闷,口苦,咽干,时觉心跳激烈,头身烘热感(恶风寒同时存在),测量舌下温度38.2,心率110/分心悸,神智清楚。自己认为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恶化,打算住院点滴抗菌素。当时觉得口渴,喝半杯水后呕吐一大场,食物不多,多是酸苦液体。两分钟后,又来两次小呕吐。
呕吐喘息数分钟后,即觉胸腹宽畅。一小时后自觉病情好转60%以上,测量体温37.6,心率92 /分,咳嗽痰液也明显减少,精神清爽。暂缓住院点滴的打算。当时对自己病理机转感到困惑,请化验室同事立即检查了血常规——正常;胸透稍见纹理增粗,同时笑着说“很多人都这样,您敏感了”;心电图描绘,也不见异常。
于是全停中西药。呕吐约3小时后感觉口渴、思饮食,吃了一小碗老婆煮的鲜鱼汤加葱花,自觉病情好转90%以上。休息两天即上班,“其实呕吐后第二天就可以上班了,可能中西药都用得冤枉了”——这位生病的医生如是说!“觉得怪啊,所以与怪人谈”,修正回曰“你若被药物吃死了,我一定写博文为你祭奠喊冤”。
讨论:这是一例普通的“外感”,得病几天后可能增加了“传变”而已。
修正读书,认为只有《伤寒论》才是中医正宗。所以,希望在此遇上一两位能运用三阴三阳辩证的中医,一起来议论病理:
1) 本病涉及了哪些?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者有两者以上的兼杂?
2) 本病是中药治愈的,西药治愈的,还是自愈的?为什么?
3) 本病从太阳而解,阳明而解,少阳而解,还是三阴而解,或者都不是?
以上只是鄙人现在考虑到的,同志们当然可以自由发挥。不过,希望守住三阴三阳这一中心议题,不为没有意义的其他“辩证”而浪费时间和精力。修正鞠躬。
仁亮居士 呕吐而解,并非是少阳,而是吐出心下痰饮而愈,是小青龙汤对证。解表,化饮。2010-4-22 11:16
中医修正 回复仁亮居士:见口苦、咽干、目眩、心悸、呕吐,仍然抱住太阳,难得。观先生博文,论医识病不落俗套,独具慧眼,容修正慢慢学习。(2010-4-22 19:57)
全生堂主 1.病是自愈无疑。2.初属太阳,可桂枝汤加半夏。3.后涉少阳,可柴胡桂枝汤。然此案有疑:"扁桃体2度重大、充血",此西医习惯描述,似不可信;是素有扁桃体肿大,还是初发?
“多是酸苦液体”。若无胆、胃旧疾,当是阿司匹林所伤,亦不妨作少阳证处理?
浅识陋见,还望先生指点。2010-4-23 15:08中医修正 回复全生堂主:谢谢光临审阅、评点。
1)本病是自愈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外感病若不能做到一剂知二剂已,诊治上已经有问题。
2)初病寒热有汗,鄙人同意您用桂枝汤。
3)至于本病涉及了哪些?鄙人认为主要还是在太阳,因为第三剂用后,到呕吐自愈之间,寒热仍在。口苦、咽干、目眩,当然可以认为是少阳见症,不过只是兼杂症,因为太阳未解。鄙人临症见到不少类似情形,阳气外闭内激,自愈之前产生心悸、烦躁、头痛眩晕,不一而足,请同志们细心观察。
4)若问几天后有没有传变?从《伤寒论》原文编排看,太阳篇独占全书一半以上,太阳病非但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小柴胡汤证、大小陷胸汤证都放在太阳篇内论述。这就涉及到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太阳的境界究竟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只能在三阴三阳生理次序得到100%确定之后,才可能进一步理解。修正愿意为仲景效力,与同志们慢慢探讨。
(2010-4-23 21:55)
安心 头为天,腹为地,头疼有太阳病症,脉浮自汗为阴虚。所以我说此是太阳病阴虚症。而全身疼痛,恶风寒,所以是受寒邪。咽痛,微咳,属阳逆,受风之状。
又此春冬交季发病,,最终总断当为风寒。风寒初起不妨先饮生姜加红糖汤,再几床棉被捂出一身透汗后,再慢慢调理阴虚就可以。2010-5-4 11:47中医修正 回复安心:谢谢光临。您的阴虚诊断,出乎我的意料,精神陡然一震。(2010-5-4 11:52)
青莲子 现在人真敢胡来,我看见很多妈妈一看孩子有点小恙就上头孢之类的!唉,很多人就是这样落下终身之疾的!2010-5-7 21:48
中医修正 回复青莲子:中医上工治未病,西医下工治未病。就算是病毒性感冒,抗生素激素一样上,个体医30年前就这么干了。今天,医院要对医生“考绩”,药厂要对医生“感恩”,医生自己也要为生活“考虑”,普通上感要住院点滴抗生素激素的病例数不胜数。怪谁啊?众生同业!(2010-5-8 11:41)
客在门 太阳病误以辛凉,导入里,黄芩辈复加之,直下阳明,幸此人素健,阳明以多气多血之旺,与之拒挣,不下则上,阳气胜,吐,太阳阳明俱解。----客在门--不知对否?2010-6-1 16:15
中医修正 回复客在门:谢谢光临审阅。
以今天通行的中医理论看,先生的评论显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不过,鄙人还是认为病在太阳,从太阳而解。这得从三阴三阳的生理再病理谈起,请给我一些时间,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2010-6-1 21:40)
HARRY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典型的过分治疗。简单的喝点稀粥后,吃片APC,再吃点螺旋霉素,很快就好了啊。医疗资源怎么浪费的啊,就是这样的。如果非要用中药,只需生姜一味,很快就好啊。医保怎么改不好,笨人改啊!百姓遭殃。2010-8-6 23:56中医修正 回复HARRY:“喝点稀粥后,吃片APC”,对了,但要问是否有胃病;“只需生姜一味,很快就好啊”更对了,毕竟生姜没有什么副作用;“再吃点螺旋霉素”,就不敢苟同了,感冒一
开始就用光谱抗菌素?外行人说得话吧?
It takes time to learn TCM, nobody may get it in a HURRY way.(2010-8-7 08:45)
风景树 感谢提供鲜活案例一则。外感风寒,治当解表,桂枝汤加减,太阳表证一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治病关键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人们所说“辨证难”。如果针灸治疗,可选穴大椎、风池、合谷、曲池、委中。2010-8-7 14:04
中医修正 回复风景树:是的,并不复杂,就是一剂桂枝汤而已。今人论桂枝,如遇猛虎,温病学之流毒甚矣。(2010-8-7 23:44)
易宁方 完全同意hatty的观点,过份治疗。过去的风寒是因为人们生活条件太差,治疗条件也差,才可怕的,现在是啥条件啦?非要用中药就是一片生姜,博主问是不是有胃病,告诉修你吧,胃病吃生姜也管用的,看来你真没实践经验的。生姜直接祛胃寒,多好的法子呀,你呀,只管看书了,别的还会啥?
你这个例子,就象解释一段平路,解释如何套辆牛过去,而对现代人,不用说动用汽车,用一下自行车也比你的快。讲有点意义的吧!2010-8-8 00:23中医修正 回复易宁方:老朋友,别来无恙?这么久不来看老修,挺惦念的。
现代人看望亲友,不必买礼品了,您何必一定要带个帮衬的才敢露面?那个人叫Harry, 这是十分常见的英文名字,不是hatty。还有,第一个字母一定要懂得用uppercase。崇洋若没有洋根底,也是不好混的哦。
跟老朋友说实话,中医确实落后,而且谬误不少,但我们懂得如何修正。当我们走出太极图时,希望您也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等着。(2010-8-8 08:41)
易宁方 太极只是哲学概念上的东东,没任何实际意义的。你要修正中医好啊,但不是从书里修正,是实战中修正,就是把现在社会的因素,归类汇入中医体系,别研究经典了,研究现实吧!2010-8-9 21:04
中医修正 回复易宁方:经典深着,不是人人都听得懂。修正先生在此写博,也不是向普通民众讲科普。(2010-8-10 07:49)
易宁方 谈不上科学,更不谈不上科普。2010-8-10 09:17
中医修正 回复易宁方:仁者见智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学术探讨是100% 民主的,集思广益嘛, wish you're up to.(2010-8-10 21:09)
易宁方 你也可以把算命称为是科学,可以把周易称为科学,也可以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西方现代社会,人们可以崇信占星术,但没有会把它说成是科学。这就是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差别吧。
所以中国还要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面加一句,垃圾者见垃圾!2010-8-14 10:57中医修正 回复易宁方:马克思说你是历史唯心者,根本不理解中医生长年代的文化背景。当时人们的宇宙观既能被中医引用,就不会被命相学引用?告诉你吧,没有那些“他山之石”,修正还真无法看清被1800年泥沙包裹的中医。
见仁见智,已经包含你要说的那句脏话。加上你的话,只显现出你对国学理解的低层次,粗俗无礼。(2010-8-14 11:16)
南山度 本病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第一天恶风寒,头痛头疼,现时周身痠疼,稍有汗出,脉浮缓,太阳证;咽痛、吞咽时更甚,时有咳嗽、白色泡沫痰少许,食欲减、大小便正常,是否属于少阳证?食欲减,是否说明胃里有积食?服中药后,太阳证未减,少阳加重,口苦,咽干。本病自愈。因为多方用药不见效果,吐后才见疗效。本病从阳明而解。患者外感风寒,内夹痰饮,痰饮属于阳明对吗?一吐而内外皆除。2012-8-21 22:11
中医修正 回复南山度:能从六节思考,已经方向正确。若详问是非,请允许我借用您的诗句“求是求否落两头”。(2012-8-22 07:41)
123abs 此案本是太阳病桂枝汤证,正邪相争正剧时。若得二阳之气来会朝,一鼓作气病即消。奈何却逢冤家头,棒打二阳又拔苗。正义之师受消抑,三阳无援邪逼进。此时幸得热汤助,二阳抬头三阳振。正长邪消自然理,一吐心舒胸次宽。加之未再进阴寒,才能转危而得安。人体自愈天地理,脏气流转体即安。从本案可见,日常若见身体一有不舒,当以养大阳正为先。要多休息,节饮食,养精蓄锐。再能助以顺势之剂,元气得助邪气即退。2012-10-21 08:48
中医修正 回复123abs:“人体自愈天地理”,说得太好了,所谓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不过,您的思考还是落入“传统”的窠臼。六节真学,必须从人体生理入手,不懂中医生理的“病机”思维都是错误的。祝进步!(2012-10-22 01:11)
天下无双 此病用伤寒论的方子应该 应手起效 不知先生怎么不用伤寒方 ?西药是提纯的 性极偏 副作用极大 先生中西医结合吗?2013-1-8 10:15
中医修正 回复天下无双:他始终在自我治疗,没跟敝人商量过,事后才讲的。在站稳双脚后,我们要有接纳并向西医学习的胸怀。医圣曰“博采众方”。(2013-1-8 20:58)
新浪网友 其实伤寒病,就是冰包火,这是最好的理解,一边融冰,一边降火,我经过很多人实验,用生姜融冰 ,用雪梨润肺,用红糖补中,很有效果,这是保险的麻黄汤。治病先表,治表要润肺!!2014-3-15 19:54
中医修正 回复新浪网友:润肺概念,不但深入国人心里,也普遍迷惑了中医人。(2014-3-16 00:53)
勤古 1、{2010-03-23门诊病历记录:两天来自觉恶风寒,头痛头疼,现时周身痠疼,稍有汗出、周身粘湿感,咽痛、吞咽时更甚,时有咳嗽、白色泡沫痰少许,食欲减、大小便正常。舌偏红,苔薄白,面色红润。脉浮缓,扪臂上皮肤温润。探咽见扁桃体2度重大、充血,肺部未闻及罗音。}
此时病症,在太阳阳明合病兼有湿,因稍有汗出,故不用葛根汤和大青龙吗,拟选用麻杏甘石汤合桔梗甘草汤。2、}药后汗出不少,略觉舒畅,约两小时后又症状如前,恶风寒,头痛头疼,周身痠疼症状如前,咳嗽增加、痰液增多、色转黄,咳甚是头额冒汗,咽痛及头疼痛明显加重,口苦,咽干,但饮水不多。自测舌下温度38,舌红,苔白略厚,脉象浮数,探咽见扁桃体2度重大、充血,肺部未闻及罗音。}
1中的病症虽是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重阳明轻,此时症状阳明证更加明显,且以有少阳证。此当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兼有湿。
拟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加桔梗石膏3、}感觉恶风寒加重,头痛剧烈,伴随胀晕感,双眼昏花,烦躁不宁,咳嗽加剧,痰多难出,并出现喘促,咳嗽时头疼眼花更甚。此时已经一天没有进食,也没有饥饿感,出现恶心感,胸脘胀闷,口苦,咽干,时觉心跳激烈,头身烘热感(恶风寒同时存在),测量舌下温度38.2,心率110/分心悸,神智清楚。自己认为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恶化,打算住院点滴抗菌素。当时觉得口渴,喝半杯水后呕吐一大场,食物不多,多是酸苦液体。}此时仍是太阳阳明少阳合病,未见三阴证。太阳阳明合病已现大青龙汤证,而少阳证更加明显。
拟用大青龙汤和小柴胡汤。2014-11-8 21:03中医修正 回复勤古:谢谢光临品评。大青龙汤证,直需大青龙汤发之;小柴胡汤证,更是缠绵反复。二证都不容易一吐而愈。能揪住本病例思考,您值得欣赏,这是敝人的真心话,建议参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祝好。(2014-11-8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