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十七) 迟暮莺啼话血压
高血压,在人口老化的今天,几乎是人人都听说、讲过、甚至有所了解的病症。这虽然是西医的东西,中医人可不能不理睬,因为您平日诊治的病患中有高血压的太多太多了。作为救死扶伤的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西医高血压概念和诊测手段,否则就会沦为货真价实的鸵鸟医师。
实际上,中医研究治疗高血压已经好几十年,当然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是否也体会到些许挫折教训呢?应该有吧!不但有,我们还有严重失误:1)方向错误:以西医理论来引导、筛选中药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去医存药、阉割国学;2)路线错误:沿八纲糅合脏腑辨证的思路,推理出阴虚或内热导致的肝阳上亢,便是路线错误的具体产物——八纲脏腑辨证误导了中医人。
常见症状: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心悸易怒,口苦咽干,腰腿酸软,步履轻飘,并在情绪波动或起居不宁时加剧。
发病机理:虽然认为有不同的辨证类型,基本病理是阴虚内热导致肝阳上亢。从临症所见得出这样的病理认识,并非某一门派的一两位权威之口说了算,而是近代中医人广泛临症后的共识。这里有个严肃的治学问题,当中医人为了“辨证”而罗列众多症状时,故意忽视了两个极端重要的事实:
年龄:患者集中于老年人,中年人次之,青少年很少见。若将年龄划分为少、青、中、老,人的一生就如经历了春夏秋冬:少年如春,草木发生向上;青年如夏,万物蕃茂相见,体力活动达到了巅峰;中年如秋,停止生长,收敛向内向下,生理功能走下坡;老年如冬,生理功能进行性衰退中,等待死亡。站远些看,高血压集中发生于中老年身上,可是典型的秋冬之病,金风肃杀、天寒地冻的时候竟然发生了“肝阳上亢”?天天奢谈天人一体的中医人:您们的思维怎么啦?思考高血压病理时,为什么就悄悄地溜出了天人一体的大格局, 难道他们尽是些肝气有余的老顽童?
体态:进入中老年,大多数腰身臃肿、大腹便便、行动迟缓,他们像阴虚阳亢的体质吗?还是用形盛气衰来形容更恰当?
值人生迟暮,阳气的升腾宣发已经严重衰退时,哪来阳气上亢的动因?青少年肝火旺盛,消瘦阴虚的不少,为什么就极少见到肝阳上亢高血压呢?当绝大多数中医人的目光被引导、朝肝阳上亢的方向看时,病人阳气衰退的真相便被忽视了。退一步讲,就算肝阳上亢的病理认识有临床症状为基础、为近代中医人广泛认同,为何不进一步追究形成这一病理状态的原因呢?修正认为“阴虚”二字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今天通用的八纲和脏腑辨证,只是汉末六经辨证失传后的无奈代替品。六节藏象失传,中医思维有着致命的先天缺陷——脏气生理流传不明,那么,其后的病理、诊治这些“上层建筑”,就如无根之物了。
从临症所见,反推病理、甚至生理,这正是中医人走过的千年魔圈,今天还在走!临症阳明热实程度“好像”超过太阳,历史上不少名家、大家都以此反推生理上阳明的阳气比太阳更盛。《内经》二阳三阳的数字表达,便被无情地搁置一旁了。读过《伤寒论》的人懂得太阳宣发的急性障碍产生了太阳病,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导致阳明病和少阳病。从六节藏象思考,中老年人太阳宣发障碍可是阻挡不了的进行性生理衰老,那么太阳宣发的慢性障碍,是否也会诱导相应的阳明病和少阳病呢?更由于阳明和厥阴有着相对独立于四象(阴阳太少)的生理特点,慢性太阳病的主要病理机转可是长期阻碍着少阳萌申,那么长期郁遏之后“肝阳上亢”便是迟早的事了。还记得《金匮要略》第一篇“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吗?第一第二条说了些什么?经络受邪入脏腑,四肢九窍血脉相传的圣训竟然被中医历代名家从“三因”中革除。今天中医学,口头上尊《内》《难》《金》《伤》为经典,实际上只是这棵大树枯枝上寄生的菇菌而已。
对高血压治疗,时下盛行的重潜、酸收、苦降,或可见效于一时,长期疗效如何?不选择病例的长期有效率是多少?从六节藏象审视病因,阴柔潜镇对形盛气衰的老年人可是慢性祸害,桂枝汤化裁才是治疗高血压的正方,以理顺少阳前方的路。然而,并不建议轻用此汤方,毕竟高血压算慢性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再说那貌似平淡的桂枝汤可不是好用的,六节藏象失传,营弱卫强不明,就不怕热盛者桂枝“下咽即毙”的恐吓?所以呢,最好还是遵循《金匮要略》第一篇所说的“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不过意守丹田、涌泉、百会都不适合高血压,导引擦摩的部位在肩胛项背,须顺应时节,拉筋拍打亦可。
有疑问?做个自我实验:先请自测血压,记下。光着肩背到寒风雨雪中散步几分钟,争取得个急性太阳病,恶风寒、头项强痛(可有可无)、打几个喷嚏、来几声咳嗽,再测量自己的血压,看看是否上升,上升了多少?再推己及人,关心一下您病人的血压变化,当然不能为了统计数字而去制造众多的感冒病人,也不须向白老鼠请教,留心临床病人(特别是已经有高血压的)感冒前后的血压差别,您会有自己的结论。就怕六节不明,心中没有清晰地思维,日诊过百,书读千卷,也只能把好用的药方和自己都讲不清楚的经验堆砌成年轻人望而生畏的“宝库”。中医学正为这个缘故,才有了难以承传的今天。
· 胡涂医 涌泉确可调理高血压。只不过高血压的成因很多,很多人都可以归根到肾上来。2010-11-1 04:38
中医修正 回复 胡涂医:Happy Halloween!(2010-11-1 09:26)
· 雨露 现在30岁左右高血压的临床也不少见,以下虚上盛为多见,水不涵木为关键,本在肾。2010-11-2 06:44
中医修正 回复 雨露:30岁左右高血压确实不少见,但相较于中老年人,毕竟少数。依哲学的原则,少数不能取代多数。(2010-11-2 22:20)
· 雨露 现在30岁左右高血压的临床也不少见,以下虚上盛为多见,水不涵木为关键,原因在二本:一,先天之本,二,后天之本。个人治疗上以后天之本入手。2010-11-2 06:52
中医修正 回复 雨露:拘于五行论,是中医沦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是从六节着手思考高血压病理。(2010-11-2 22:22)
· 雨露 治疗上阴中求阳,阳中有阴,有一方比较常用,也很管用。2010-11-2 06:59
中医修正 回复 雨露:阴阳之论,中医首屈一指。若放下三阴三阳理论,命相星卜的阴阳运用就远比中医学要强得多。(2010-11-2 22:25)
· 千金一诺 先生你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正在思索的问题,我是西医可我爱好中医,我是个阳虚体质,可我有高血压,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我一直想我是肾阳虚型高血压?还是肝阳上亢?最近一次艾灸过量后出现血压升高 失眠 心悸症状,是阴阳两虚? 我认为虚性体质的人,在遇到需要应激的事情时是会过度调动体内的阳气来应对,于是产生高血压。正确与否这是我的亲身体会,提供给爱中医的人们。 2010-11-2 09:01
中医修正 回复 千金一诺:从总体看,高血压的中老年人都是阳衰阴盛体质。若说分型,只能说有不同的临床情形而已。体质虚弱的人在遇到需要应激的事情时是会过度调动体内的阳气来应对,确实可以使血压暂时升高,但我不认为是高血压的基础病因。谨供参考。(2010-11-2 22:33)
· 老恕 为何无气滞血瘀?高血压也是为满足机体之需要2010-11-3 18:07
中医修正 回复 老恕:谢谢光顾。
若问气滞血瘀,肯定会有的。太阳宣发长期障碍,导致少阳萌申受阻,气血必然为之瘀滞。然而,将目光对准“气血”,视野就得无限散大,毕竟气血而字有无限大的范围。修正以为,六节生理才是中医学一切问题的根结。
当然,从西医理论讲,高血压就同呕吐、泄泻、发烧等病理反应一样,都是对人体的保护反应。(2010-11-3 20:17)
· 神农氏 时下中医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抓住空洞概念臆造逻辑,代代袭传而无一人愿意捅破这层遮羞纸。看到先生再度发文诘责时下诟病,深感欣庆。借用先生的话,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找回正宗中医,同志者共勉。2010-11-3 18:11
中医修正 回复 神农氏:问题早就存在,1800年后依然如此,毫无起色。不过在现代西医的强有力冲击之下,今天中医人显得太可怜了。成立中医科学院、大封30“国宝”,都丝毫不能扭转学术风气颓废的趋势,也没有“道失求诸野”的勇气。博士、院士?自欺欺人!(2010-11-3 20:26)
· 中医招魂 秋冬之病,应治夏!夏泄太少,秋冬有何可收啊!2010-11-5 00:57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招魂:是的,同志。
高血压虽是秋冬之病,却治在春夏。少阳之所以遏逆,缘于太阳宣泄太少,前方堵车啊。修正以桂枝汤为正方,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2010-11-5 11:39)
· 千金一诺 谢谢修正老师的回复,来您博客很有收获,关于高血压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重在辨证。用桂枝汤缘于太阳宣泄太少,学习了,苓桂术甘汤怎么样?是否对于阳虚偏胖的高血压可以用?2010-11-5 15:39
中医修正 回复 千金一诺:学术探讨本来就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各抒己见。先生对阳虚偏胖的高血压,认为苓桂术甘汤可用,修正以为思路是正确的,但仍要时常考虑老人太阳宣泄的不足。(2010-11-5 22:32)
· 阿明 从来没有人把高血压分析得这么深入,理论基础不扎实啊!真的不能人云亦云,还是回到学习经典吧。2010-11-9 22:28
中医修正 回复 阿明:老朋友过夸奖了,惭愧啊!
情势沦滑至今,每一个中医人都得分摊或多或少的责任,尤其是界内占主导地位的江湖习气必须有严肃的反省。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医人最好也讲认真。(2010-11-10 09:14)
· 倒提壶 先生分析得太精到了。阴虚阳亢之说,影响最深的可能莫过于张锡纯的论述,从临证看,张氏的“镇肝熄风汤”、“建瓴汤”于阴虚型高血压确有疗效,但实际上高血压病人阳虚或夹湿者更多。期待着先生揭示更多现代病的真相。2010-11-11 20:58
中医修正 回复 倒提壶:谢谢光临,您我的见解很多吻合。不过,鄙人平时思考的多是中医问题,没有多少时间去研究现代病。还望多多指点批评。(2010-11-12 21:10)
· 中医招魂 中国古代一定有解剖学吧!2010-11-12 15:20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招魂:毫无疑问!不懂解剖学,能做医生的,中医界时有所见所闻,这大概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吧!我们要懂得反省,自我批评。(2010-11-12 21:13)
· 云游郎中 我完全赞同修正先生对高血压的看法。其实血压的升高,一是由于机体的衰退,致使经脉不畅,血的通道出现故障(阳气衰退,则经脉不通,血流不畅而瘀积);二是由于血内有毒物质过多(如肾病引起之高血压),致使血的质量出现问题;三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就是因为单位时间内,血不足以供给机体的营养,此时,人体自然升高血压,保证单位时间内重要器官及机体的营养需求。因此,对于高血压本身,不能算是病,而是因病而出现的果,是人体的一种无奈的自我调节。此时强行降压,不但不是治病救人,可以说是庸医的谋财害命!2010-11-15 13:28
中医修正 回复 云游郎中: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庸医吆喝以诈财,祈望中医真理来日不再“鲜矣”。(2010-11-15 18:30)
· 天堂女 "若将年龄划分为少、青、中、老,人的一生就如经历了春夏秋冬......"---------严重赞同!呵呵,很荣幸与修正先生在这里有相同见解。我的内经笔记里也提到了"春三月与早期教育"、“秋三月与人到中年”,对待孩子“应该是‘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多‘放养’,多鼓励,让孩子充分享受快乐童年。”而中年人则“应该神气内敛、专注修行,而不要还以为自己年轻气盛、锋芒外露、膨胀野心。”2010-11-15 19:55
中医修正 回复 天堂女:您说的是,敝人也要检讨自己是否锋芒外露。谢谢点提。(2010-11-17 09:30)
· dangdaihuatuo 不要回避我的提问,更不要偷换概念,也不要人生攻击,这不是一个学者的素养,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正确与否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不知你运用经过你修正过的中医理论,指导你治好了那些疾病,拿出你的医案来,事实胜于雄辩,我治疗什么疾病那是我的能力决定的。病人有选择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权利,更有选择医生的权利,他们不是弱智,他们知道疗效的好坏!多交流!2010-11-16 11:04
中医修正 回复 dangdaihuatuo:看不懂修正的文章,却来反问我是否会看病。嘿嘿,我可没在这里做广告给人看病啊。我写你看,为什么不抓住文章的要害反驳呢?不谈医理,你会看病?把病人直接当做小白鼠,还可挣钱?反正肿瘤病人医死了,家属也不会找你算账。我看过你的博文,尽是些广告、吆喝,看不出有什么“中医水平”。到这里来评论,是否想拉些看官?(2010-11-17 09:40)
· 李强汉语 “桂枝汤”好找吗?修先生教教哪里找,小可急需降压。2010-11-16 22:16
中医修正 回复 李强汉语:这是《伤寒论》的方,原来是用来治疗太阳中风,读中医的人都懂得此方。敝人这里是用来帮助太阳宣发,白芍药用量可少些,目的是理顺少阳前方的路。建议不要自己用药,就近找个中医师商量,必须配合适当的肢体活动。祝老师身体健康。(2010-11-17 09:50)
· 上善若水 讲的太好了,我也听过很多,例如说最常见的大便问题,大便不成形,我听过很多人辩证,但分析的都不一样,有的说是脾虚有的说是肾虚,还有的说是命门火衰,听着都有道理,可否说说您的见解,向您学习一下 2010-11-18 15:17真武汤是不是也可以治疗高血压 ?2010-11-18 15:26
中医修正 回复 上善若水:谢谢光顾,您的提问很有深度、值得探讨,不过敝人不想再循着现有的中医思路走下去。再说,实在无法顺着众多的思考者的提问逐一应对。欢迎来访,多多批评。(2010-11-19 10:44)
中医修正 回复 上善若水:在适当的情况下,真武汤可以用在高血压。(2010-11-19 10:45)
· weilan 好久没来了,问候您!祝安好!我母亲也高血压,长期吃药控制。我的血压也不正常,但我从不吃药,目前还是靠自己调整。2010-11-18 19:40
中医修正 回复 weilan:老朋友光临,高兴啊。
宣发太阳治疗高血压,至少得注意三方面:1)少阳冲逆严重时慎用;2)运动锻炼不宜在空腹情况下持续太久;3)下元亏损者必须补肾。毕竟太阳是以少阳、阳明为基础。在许多情况下,正确的休息比名贵药品的补肾效果要好。仅供参考,祝健康。(2010-11-19 10:51)
· 上善若水 是啊,我也觉得是,现在听那些人讲的都有道理,但又都不一样,肯定是进误区了,可否用您的六经简单的分析一下呢?很想听听啊,呵2010-11-19 11:25
中医修正 回复 上善若水:问题在于先入为主的、至今零散不成系统的“中医生理学”大有问题。这是我们的师祖们渴望实践、盲目实践的江湖积弊。中医人的治学态度,必须有个严肃的反省。(2010-11-19 19:24)
· weilan 我有慢性贫血,每一个星期我都会喝三、四次红枣、枸杞、黄芪(或北芪)、土茯苓、桂圆肉,这样的汤药来调整身体。因为最近有时比较忙,总没法准时回家做汤。我想问问您,阿胶是否可以长期服用?它是属于温性的还是燥热性质的呢?2010-11-19 18:38
中医修正 回复 weilan:不明白您的具体贫血情况。
红枣1,花生3,黑豆1,糯米3, 煮烂当粥喝。黑豆种类繁多,别用所谓的“绿心黑豆”,以弯如豇豆、形似猪肾腰子、煮后粉烂者佳。这不算要放,调整膳食而已。阿胶一物,我不多用,药品一旦“名贵”,有利可图,问题就来了,不可长期使用。药商华美的广告词,多不可信,吃药健康?从来没有!有钱人幻想而已。养身的关键在于调神。(2010-11-19 19:37)
· weilan 医生看了我的血常规检查后说是有“慢性贫血”。前个星期检查的结果,具体情况现在已经说不上来,忘了!有位医生说我有可能是“骨髓”的那种贫血,她用什么医学词来说的,我也记不清了,反正是那意思!她要我重新去检查血。我没理会,也没做那项检查。心里清楚,我是肾性贫血。如果真的是她说的那种贫血,或许我会没法承受。当然,医生是绝不认同我的做法。但我身为带病的人,清楚自己的心理底线,再坚强,也是有极限的。
您前面说的,我明白了。会常试您说的方法。目前很努力去保护自己,希望通过平时的调理,能让自己的身体不太快地损伤,过早需靠药物来支持。脑海里一直没忘,我的父亲当时每一周都得输一次血,太可怕了!
人活着,养血养心补气是很重要的,对吧!谢谢您!2010-11-23 19:56
中医修正 回复 weilan:白领的身体虚弱,主要在于思虑太多。要多些运动,体操、太极拳、“动功”、甚至跳舞都可以,关键在于借助躯体的运动,收回外驰的心神。若在跳舞时,看到的是某人的装束好看、某人的体型或脸蛋比我的那个漂亮,对人体便是相反的影响了(2010-11-24 09:00)
· 黎羽函 明年待小女升读初中,方有暇远行,届时上门磕头。祝一切安好.2010-11-23 22:23
中医修正 回复 黎羽函:谢谢您看得起这里的博文,敝人真的也想找到可谈之人,以交代一下不该藏匿的话语。不过,宁缺勿滥的审慎不许丝毫放松,本博文11月12日回复“新浪网友”的话语将永远有效:姓啥名谁,出产何地,谁家孩子,曾否淫盗?(2010-11-24 09:08)
· 中医招魂 每来一次,总有一次的收获!2011-3-1 09:32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招魂:谢谢同志称许,也欣赏您的努力与认真。
敝人认为,如果能对《素问》《伤寒论》原文认真地读一遍,肯定能感觉到“今非昔比”的成就。条件是“清读”经文,尽量避免参考任何注家的注解,因为他们基本上是错误的。(2011-3-2 08:00)
· 神农氏 为什么?用脑袋想啊。哈哈,惭愧,今天刚悟明了,一语双关,道明了阳气的流向问题,主流支流问题。2011-5-28 13:13
中医修正 回复 神农氏:同志思考深入,中医的未来应该是这样的取向。得到了您的支持,我很高兴,不过还不能证明我的思考是正确的,这需要细心的、反复的实践来证明。共同努力。(2011-5-28 19:54)
· 猎心术 很多的中医学原理不应该是彼此的割裂,很多的表述并不是此对彼必错,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罢了,而不是对与错的绝然对立关系,张仲景论述的只是外感伤人之症,外感伤人之症状自然然包含于人体脏腑阴阳之内,君恰巧颠倒了权属的大小之分,高血压并非君之所言,君学着实偏颇,中医的高血压理论其实与西医亦可证于明处,即便如“肝阳上亢”,此阳非肝气有余之象,实属不足之征,此阳为“虚阳”,而君之理解实乃南辕北辙,论及“肝阳上亢”其实尚未及本,君之所学尚停于文字之争,游历于空想夸谈,而无临床之验,以鄙人揣测君之年龄,相去甚远矣!高明谅之!2011-10-4 22:43
中医修正 回复 猎心术:谢谢您批评我空谈中医。鉴于近两千年无数的盲目实践给中医学留下今天的可怜处境,敝人太喜欢清谈了,就怕任您解释都无法自圆其说的“专家”和“名老中医”以祖传、秘传和经验吆喝。(2011-10-5 07:21)
· 猎心术 真武汤治高血压,生姜易干姜,异病同治也2011-10-4 22:52
中医修正 回复 猎心术:相信真武汤可以治疗高血压,生姜干姜的讲究也很有意义。谢谢评论。(2011-10-5 07:23)
· 猎心术 1800余年君何敢异于古贤?虽然不能厚古薄今,但也不能妄自尊大,挣来抢去,实乃表述之异而已,观点其实大都一个,一如辣椒之红绿2011-10-4 22:56
中医修正 回复 猎心术: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
学术探讨,难道也要敬老尊贤吗?冢中枯骨也值得顶礼膜拜?是非之间如何搞和谐?鉴于中医的现状和历史轨迹,今天的名老和前朝列“贤”还不该批判吗?(2011-10-5 07:31)
· fafangzhai 好,很好,本不想拍手叫好的,但实在是解决了本人遇到的一大理论难题!现治一因恙虫病后高血压老妇病人,切其脉象就只左关浮洪滑,重按极弱,一直都认为是胆之升散不及,气机郁滞,屡用胆肝肾之穴、药效果不显,但这次其感冒后曾用治外感之药却有效果,待治疗结束,再验证此文!!2012-3-18 03:27
中医修正 回复 fafangzhai: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思想上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方药,末技也。 谢谢评论。(2012-3-18 07:31)
· 笃行 看了这篇文章,想起先生藏象流传,高血压的一个成因会不会是肾气不足,心肾不交,肝疏泄的功能就要加把“劲”,就像现在的有些拉筋法,不先让肾收藏,而强拉筋,我想无益有损吧,我觉得意守的方法不适合每个人,因为这也是个“技术”,弄不好让人更烦躁耗神,所以导引擦摩的方法更加稳妥?部位在肩胛项背,这是什么道理呢。可不可以顺着督脉按摩呢?忽然想到,降压药强行的把血压降下去,实际是在“较劲”,肝阳可能会再加把“劲”,然后加药,恶性循序,相反导引按摩是“合作”,是大禹治水。乱猜测,望先生指正。2012-4-22 15:36
中医修正 回复 笃行:您说对了,西医降压的概念有问题,是在“较劲”,禹鲧父子一念之差,换来的是什么?大家清楚。养生的正确方法是导引吐纳,敝人这里借用拉筋、拍打、按摩这些眼下“中医界”都知道的方法,是出于无奈,您说的正确,欣赏。(2012-4-22 21:32)
· 小学生 求博主科普下究竟阴阳太少为何物吧。水平太低,常弄不清楚。太阴阳明劂阴少阳少阴太阳在经脉命名上也有。还要写篇中医的人体生理学。科普下中医眼中的人体是如何在精气神加一堆藏器的互相作用下,如何精密的运转的。不知道什么是正常情况,怎么知道什么是生病了呢(我觉得西医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比较好理解)2012-12-14 21:41
中医修正 回复 小学生:确实有必要写一篇《中医生理学》,哪怕简单粗糙也好。可惜中医“权威”们不会允许,因为那必将导致他们伪学的崩溃。(2012-12-15 23:19)
· 上下卡死 有个偏方说玉米须子治疗高血压,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机理。古代人是如何判断药理的?什么药入什么经,对应什么内脏……我觉得光凭药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就判断药性是不够的。现在所谓“去医存药”,要是没有医理做基础,中药根本无法发展,也不能扩充。
============================================
搜索了一下太阳经和肺,肝的关系,得到:
“肺主卫,肝主营,而总统于太阳。”这太阳经管得挺宽,春秋两季都归它了。看来应对高血压要肺肝两手抓,但根还是在太阳。说到按摩,我觉得除了肩背,颈项也要考虑在内。博主说光着肩背,其实脖子也必然光着呢。2013-1-30 12:01
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中药研究几十年,对中医来说,毫无意义!
“肺主卫,肝主营”,是典型的痴人梦话。(2013-1-30 22:03)
· 上下卡死 忽然想到了六节次序,我有个猜想:太阳经可能于春秋分别在子时或午时。而人体依据四季变化,可能春夏以午时为主,秋冬以子时为主。而太阳经的子午变化使得它在春时,午时为主时在主位;秋时子时为主时,还在主位。所以太阳病就显得比其它六节多。四季它占两季了,一半了。和《伤寒》篇幅也一致。2013-1-30 12:09
中医修正 回复 上下卡死:您想的很多很广。象数,必须为生理病理服务,而不是凭空来指导医学。(2013-1-30 22:06)
· 孤帆一片 老师:能给个调理身体治疗高血压的食疗方吗?我不懂医,实在不敢乱用药。2014-3-31 18:51
中医修正 回复 孤帆一片:食疗,只是中医养生的一条偏径,或者说只是懒惰人选择的路径。要记住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14-3-31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