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医话(十八) 病机十九条 圣地朝拜去
三十年前,敝人正正经经地坐在课堂上,翻开中医学院正规的《内经》教材,聆听老师讲授病机十九条。实际上,到中医学院两三年后,多少听人说过,明白这十九条意义重大。果然,老师授课结束时,就对我们慎重交代:这才是《内经》精华实用的内容,以后要好好地琢磨、领会、付之实践。修正相信,学中医的人不少有类似的经历。
凭不完全的记忆,敝人曾与20名以上同道人谈起病机十九条。此物果然非凡,几乎无人不知,谈起赞誉有加,似乎就是中医学实用理论的皇冠。不过,能明确指出这病机十九条记载于《内经》哪一篇的,不到五分之一。若进一步问,病机十九条记载于《内经》第几卷、第几篇,该篇主题内容是什么?至今未遇到一人能正确回答。虽然修正还没有向《内经》专家提问过,与谈的可都是中医专业人士。将曾经、至今仍然崇敬的经文放置于空中,有所了解后,就不再细细品味、耐心玩赏,从来不愿对“最高指示”来个踏实的究问!中医人似乎都是教徒或红卫兵。
由于老师的郑重嘱咐,印象良深,近日清闲时又翻开了《黄帝内经》,想再次详细读一遍这病机十九条。哈哈,“离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同样的经文重温一遍,却另有一番感受了。当年听完老师的“悄悄话”,觉得学到了些东西,虽有赤子之心、方锐闯劲,但忙碌的课业、少得可怜的实践,实在无法对这十九条深入思考和理解。现在腰腹渐沉,讲究“地道药材”,听说橘生淮南变成枳,东北野山参移种华南长成了萝卜,于是不再理会这病机十九条的教材“选读”、多如牛毛的各家注解,而是三步一小叩、五步一俯伏地到祂的出产地朝圣去。
病机十九条出产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至真要大论》,将祂无私地献给世人的是唐王冰。翻开《至真要大论》,从修正手上这不加注解的《袖珍中医四部经典》(天津科学出版社,1986年四月版,64开)看,这病机十九条在《至真要大论》20页中只占第18页的半页。前面的17页谈了些什么?大篇幅的三阴三阳,好像谈天又好像谈人,正经的中医人绝大多数不耐烦那长篇累牍的啰嗦,空谈家和吆喝者却常常能从中找到“灵感”,招诱出以玄学为灵魂的医学怪胎。再退远些看,这《至真要大论》列《素问》81篇的第74篇,在古版的24卷中列第22卷。学者读经,为什么就那么难、或者不愿意在前面众多的经文中找到类似病机十九条那样有分量的经文呢?想当年,王冰增补注释《黄帝内经》强行加入《至真要大论》,为何就不敢把这“皇冠”般的病机十九条放在为首三卷的11篇经文上?要知道在崇古的中医界,名次的意义可是极其重要的。想到这份上,修正向诸位看官坦白,泄气了,莫非这病机十九条,只是柳条编皇冠?
病机十九条,在学术界被吹捧可不是近代才有的,肇始于金河间人刘完素。此公号称“中医金元四大家”的第一位人物,单单看中这病机十九条,写下了他的成名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抛下《素问》1到21卷,抛下1到73篇,独具慧眼认取本篇20页中的这半页,教人执简驭繁,“五运主病”加上“六气为病”,医道毕矣!论五运,千百年来早就是吟然而笑得俗学。及六气,此公显然还没有敲响六节的门环。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第一中评论说“四大家,名声噪。必读书,错名号。……数子者,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究哉!南雅堂。倘未深入,何由浅出?
再来看看《素问玄机原病式》开篇明义的第一篇“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这位“热病”的开山祖师爷对经典注解简直就如今天涌现的大量神医,江湖吆喝加神棍瞎扯。什么叫风?请说清楚!荨麻疹那善行数变的特性算风吧?属肝木还是属太阳?《伤寒论》第82条“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宇欲擗地者”的真武汤证,与“诸风掉眩”忒匹配,好像还在太阳篇内啊,何时与肝木沾亲了?刘河间,您懂得太阳所指何意吗?修正肯定您不懂,因为您将《至真要大论》前面17页丢了,把《素问》前面21卷、73篇经文都丢了。您是典型的不懂装懂,断章取义,自欺又误人子弟的历史骗子,还想与医圣张机并列?幸亏有陈修园先生正色疾呼“四大家,名声噪。必读书,错名号”,总算唤醒了少部分有真学灼见的中医人。可叹这《至真要大论》,本来也写得不错,经刘完素这么瞎注解,差点让这病机十九条,条条如脚镣!
看金庸那老家伙的江湖小说,武功厉害到极端的境界都和鬼神沾边,所谓出神入化。或许启玄子得之师氏的密传,只有金河间人可承得,遂有“玄机原病式”之名。晋《甲乙经》、隋《太素》,虽然不懂什么“玄机”,毕竟早您好几百年,得到古朴原病式的可能性比您金人大得多吧?可惜无缘得闻大道,还是病机十九条还没有被发明创造?
· 易思维 学习。中医技术,玄之又玄。2010-12-11 12:37
中医修正 回复 易思维:什么叫玄机,玄机=不实在。(2010-12-12 09:54)
· 神农氏 拜读学习!难得修正先生终于将新博文解隐,鄙人还是晚到了一天,失敬。先生说得极好!“踏实的究问”是一千八百年来的绝大多数中医竭力逃避的一个问题,而“含糊蒙混”、“故弄玄虚”、“低估读者逻辑能力”则是他们的绝活。2010-12-12 01:10
中医修正 回复 神农氏:看官数百人,不如一同志。
还想以玄虚蒙混下去呀?历史正在告诉我们:此路不通!(2010-12-12 09:57)
· 上善若水 我请教您个问题,伤寒论说的中风指的什么意思???2010-12-12 10:59
中医修正 回复 上善若水:太阳中风是伤寒最基本的病理形态,是正证。后人所理解的太阳伤寒,反而是中风的变证。张机后,人们似乎都认为太阳伤寒才是正证,最典型的就是三纲鼎立理论。那老喻顶聪明的,治学也很认真,为何就在这里犯浑?道理很简单,六节生理没弄清楚。《伤寒论》之后的中医人,从来都无法走出病理而生理这条千年魔圈。(2010-12-12 11:38)
· 上善若水 我也想学习一下伤寒论,以后有不明白的我就向您指教可以吧,呵呵 2010-12-12 11:01
中医修正 回复 上善若水:好说好说,互相学习,未必都能回答,请勿见怪。
若说指教,请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去,那里有众多的国师和院士,他们正在科学着尖端科目,相信不会让您失望。(2010-12-12 11:42)
· 中医招魂 国人喜欢从文字做点“新”东西嘛。十个算命九不准,一百个研究经方的人九十九个不懂张机的心思啊!“正证 变证 生理 病理”!我是门外人但崇尚经方,但是愚人不懂伤寒论的思想,斗胆的说一句今天铺天盖地的经方研究者的方向是有问题啊!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太阳 少阳 阳明等。见某某症状就是某某某证!2010-12-26 23:58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招魂:是的,他们的方向、路线都有问题,都在舍本逐末。 太阳、少阳、阳明的名词理解都没弄明白,竟然敢将一部又一部的“巨著”托付广告商求售,嘻嘻。您纸条所谈的经方用量,我没办法详细回答,打算写一篇博文与同志们共同探讨。(2010-12-28 23:43)
· 港湾 真不愧学者风范,认真研究仔细品味,才能见真谛获得真理。欣赏了!
不知何故,你发的《中医陋习》网上查找却无。可能又是因为伤及了某些人,而让大多数人获益了原因。现在网上的管理者水平低下,没办法。2010-12-27 10:10
中医修正 回复 港湾:谢谢老朋友关心。敝人原想转载这篇文章,但很快就改变了注意,自己删掉的。自己行事不稳,无关版主。(2010-12-29 07:53)
· zgmjyy10 中医文献太多,宝库中垃圾也不少.继承者背不动,要批判要舍弃.看病要有疗效,说理要自园其说,不能自相矛盾.一个病人,几个老中医病机都说不到一起,处方更是莫明其妙!中医学必须去粗.2011-9-9 16:17
中医修正 回复 zgmjyy10:何止老中医之间见解不一,同一人都前后矛盾。中医历史,基本上是个体行医,他们对中医医理的理解大有问题,对经典所知甚少。中医学有今天的困窘,肯定是历代至今的名老中医造成的,可悲的是,他们至今还不愿意反省自己。(2011-9-9 22:43)
· 无名 来先生博客很长一段时间了,看先生的文章理解为天人合一。人的小环境服从自然的大环境,理解人体的六节藏象的生理过程,是对伤寒论一条主线,不知可对否?2013-10-3 21:12
中医修正 回复 无名:对! 没有清晰的六节藏象生理理解, 《伤寒论》无法正确解读。(2013-10-3 22:48)
· 大道行简 病机十九条,从此打上问号.2014-3-4 09:04
中医修正 回复 大道行简:是的,孙思邈、李时珍,历代名家,都要打个问号。(2014-3-4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