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流浊哀中医(一),七损八益

日期:2011-09-13

       

       GOOGLE一下七损八益,出现了617,000则相关文章,铺天盖地地引用了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竹简《天下至道谈》,在今人“性福”思潮的引导下,七损八益成了首屈一指的“健身性交指导”。从汉语使用者占世界总人口20%的比重思考,这世界上估计没有那本“性爱指南”能望此项背。


       作为中医人,大家都知道这七损八益原本记载于我家《内经》。翻开《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卷,《阴阳应象大论》清楚地记载着“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那么,什么是七损八益呢?


       1)历代医者大都从《上古天真论》男属阳以八为纪、女属阴以七为纪注解,所指意义向来不清。


       2)《太素》记载“能去七损八益”,以不同的经文作出不同的注解,独异诸家。无奈其前的《甲乙经》及后代诸家皆守“能知七损八益”,杨善上的见解罕见赞同者。


       3)只有马莳的《注证发微》大胆暗示房中术,不过与中医传统观念相去甚远,也罕见赞同者。


       真学失传既久,无论读者还是注家,从来都是见仁见智、似懂非懂。等到1973年长沙西汉古墓马王堆文物出土,多数读经未深的中医人便从上帝安装的潜意识陷阱里兴奋地直呼“早就这样猜想”,于是乎轻轻松松地接受了房中术解释。几十年来,虽然也有人觉得男女性爱说与中医固有理论不甚融洽,却也无法说出让人信服的见解。读一遍《天下至道谈》,很清楚那是在谈男女性爱。在国人普遍“性觉醒”、笑迎“性福”思潮的近代,已经模糊的性事伤身的传统意识便被轻轻松松地丢弃了。


《内经》原文,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七损八益所指何意,然而通读《阴阳应象大论》,始终不见男女性爱文字。此前经文,《黄帝内经素问》第一卷总共四篇中,也都不见男女性爱文字,倒是清楚地批评了“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卸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称颂了“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的道家清静无为。好了,在这般开宗明义的陈述下,将七损八益注解为男女性爱的房中术合适吗?这样的思维是从上面的脑袋产生出来的吗?


       不过,看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竹简《天下至道谈》,那的的确确是男女性爱论述。据说那是汉文帝时长沙相夫妇的墓葬,能被当时高层统治者收藏并陪葬到“永远”的养生术,显然是当时王侯世家极为重视的。当他们占有了天下一切的时候,却发现人生最基本的“享受”——饮食男女并没有比普通人好多少。上帝说一日三餐,您们王侯能强拗着吃十餐吗?时间长了,不吃出病来才怪。不过,普通人饮泉茹藿而已,这里吃的是山珍海味,人间极品,我满足了。但男女之事,就不容易称心如意了,更何况俗语说“好汉不敌人多”?这里屯积了众多的世间美女,我哪能一一拿下?普通人见都没见过的世间尤物,不用可惜,“享用”又力不从心。


       那“御女三千,白日升天”的传说,从来都在搔挠着每个帝王的心,秦皇汉武、以及后世继任者,估计个个如此。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再为两千年前的西汉帝王讳,他们为了应付目不暇接的后宫美女,极可能人人修习过房中术,平均寿命却远没达到同时代《素问》所认定的天年。


       现从《天下至道谈》所处的年代谈,西汉皇帝除了前少帝、后少帝、末帝孺子婴三人少年即死于横祸,刘贺因淫戏无度、被废黜后事不详,剩下的西汉皇帝中,高祖得年53,武帝得年71,其余都活不到50岁。就算高祖武帝在内,11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8岁,都是在位病死。作为皇帝,衣食无亏,竟然死于“而立”之后8年,可谓短命。究其原由,无非政务劳心和酒色过度。若说高祖武帝因军政劳心伤身,还说得过去,但酒色过度同样推脱不了干系。其余温柔乡扶大的皇帝们,酒色伤身便是早夭的主因了。若再逆数前朝的大秦三帝,他们的寿命又如何呢?二世、子婴横死不算,始皇帝也只活49岁。 那曾被拽入墓穴,至死不放的房中补益有用吗?出土后又被定名为《天下至道谈》的淫秽文字中究竟承载了什么道呢?中华文化的精华、道理,难道就在古代王侯世家的手中、或墓穴中吗?枚乘《七发》写下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难道不是西汉贤哲的经验教训吗?(待续)




· 中医招魂  志安而无欲!2011-9-14  23:03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招魂:同志之言,其臭如兰。
志安而无欲!《上古天真论》的开篇明义,决定了《素问》养生学的解读方向。有了方向,才能选择路线。
人材决定了学术,门阀哪有宝藏?累赘而已。(2011-9-15  00:11)

· 老中医   拜读了,精辟。透彻。准确。佩服!! 那曾被拽入墓穴,至死不放的房中补益有用吗?出土后又被定名为《天下至道谈》的淫秽文字中究竟承载了什么道呢?中华文化的精华、道理,难道就在古代王侯世家的手中、或墓穴中吗?2011-9-19  01:07

      中医修正  回复 老中医:有用没用且慢讲,却正适合今天国人的性福思潮。难道您打开诸网中医网页的时候,就没有看到中医学已经被商业化、色情化了吗?上帝在人体内安装的死亡陷阱,时刻控制者人类的思维,真够伟大的。(2011-9-19  22:47)

· fafangzhai   在《易经》的易数变化里,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七损一为六,为老阴,八益一为九为老阳,不管是老阴还是老阳都是处于最未的阶段走向衰落,只有七或八才是年轻盛壮可变可进退之时,防止走向可步入老阴老阳之态尽在七八里面打算,故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012-4-21  00:50

      中医修正  回复 fafangzhai:您从象数角度审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敝人无法说您不对,也理解不出医学养生的意义。等待您进一步指点,修正鞠躬。(2012-4-21  09:42)

· fafangzhai  应为七损至极为六,八益至极为九,分别为老阴或老阳,衰之极矣!2012-4-21  00:51

      中医修正  回复 fafangzhai:说得没错。(2012-4-21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