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为贤者谈
时维四月, 序属暮春。当北国胭脂还盖帽围脖之际,南都粉黛已经显胸露腿。所以呢,现在不得不讲了:《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实际上也是养生去病的第一方,后天震巽离间,正是运用此方健身去病的最佳时节。
一剂桂枝汤,以桂枝18克算,价钱不过¥2 -¥5。其间,来他5 -10剂,煎汤代茶,没人买不起,而其功用,却远胜人参、鹿茸、燕窝、冬虫草。希望这医圣第一方,能睁开诸位看官的慧眼。
桂枝汤,以宋林亿本为正。这里不详列方药及修治,担心毫无根底的挂名“中医”滥用。此法适用于大多数“健康人”、亚健康人、宿疾秋冬常发者,估计达人群95%。当然也有禁忌处:疮家、酒客、性福享受者。疮家,眼下当治,慢计将来;酒客、性福享受者,正是《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犯忌者,不自爱如是,消受不起医圣的慈悲。
桂枝汤,尝称“阳旦汤”,象类奋豫,圣人春夏养阳之典范,今谨殷荐之国医同志者及世间需要者。医圣张仲景啊,您的《伤寒论》句句都是阿弥陀佛!值得世人千遍万遍的哈里路亚!
· 桂亮针灸 桂枝汤仲景第一方养生治病合于一体,医圣寓意深刻,修正先生点破玄机。2013-4-27 15:06
修正3 回复 桂亮针灸:桂枝汤确实治病养生并可,可与贤者谈。(2013-4-28 15:39)
· 金陵散人 记得有几次感冒试着喝了两剂桂枝汤,有种喝酒后,皮肤充盈的感觉,有被补的感觉,估计就是充实太阳之气,营卫充盈的原理,此汤确是补益剂!先生是开始将真家伙拿出了,受教了,感谢!2013-4-27 18:27
修正3 回复 金陵散人:恭喜!那种感觉很重要。共同修正中医。(2013-4-28 16:25)
· 默然 春三月,此谓发陈。陈者,旧也,藏也。秋冬之陈疾,发之即除之,冬藏之精不足,则忌发之,故不性福也。发之则越衰。2013-4-27 20:20
修正3 回复 默然:朋友理解正确。(2013-4-28 16:26)
· 大象 这么巧,在这里又看到先生的足迹了,还以为先生闭关了。正好,今天是4月27日,看来后天一定要服桂枝汤了。2013-4-27 21:26
修正3 回复 大象:哪有什么闭关?“佛在世间求,不离世间觉,出世寻菩提,恰似觅兔角。”(2013-4-28 16:28)
· 终极之钥 原来好人也可喝!上回感冒,煎剩一大碗,全倒了,可惜!2013-4-28 13:44
修正3 回复 终极之钥:若非在春夏,中病即可,不必尽剂。(2013-4-28 16:31)
· 终极之钥 请问先生,我从同仁堂买的桂枝都是切成细段片带外皮的,伤寒论中说要去皮,必须去吗?为什么要去皮,类似麻黄去节的道理,怕影响药效吗?2013-4-29 11:36
修正3 回复 终极之钥:很高兴您这么认真,一名真学者必备的素质。桂枝、麻黄按《伤寒论》修治,一定是正确的,而且是最佳的方法。不过,这只有采药者能做到,让我们把药房抓来的桂枝麻黄去节去皮,困难相当大。惭愧,敝人也没有做到。桂枝,以小枝为佳;麻黄,当先煮一小时,去上沫。今上传煮麻黄照片,请参考。(2013-4-29 15:12)
· 四四如意 细品桂枝汤,试言其功用,行营,清热,补阴,宣肺,助卫,涉阳明,太阴,其功在扶太阳正气。2013-4-29 16:06
修正3 回复 四四如意:桂枝无他,解肌而已。(2013-4-29 17:10)
· 土知冷暖 以酒为浆,伤胃气乎!醉以入房,伤肾气乎!2013-4-29 16:36
修正3 回复 土知冷暖:酒客不喜甘,医圣有明言。肾精既竭,安可遂行春夏之发越耶?(2013-4-29 17:05)
· 终极之钥 很感谢先生发文、发图开示!对于麻黄为何除沫,有说法一是沫令人烦;二是沫含有发表之猛力。为此好奇,1年前吧,在下第一次煮麻黄时将除沫的半小碗沫水服下作验证,一小会后有微汗冒出,记得当时烦感好像没有,有可能是除沫时水撇多了,药力发作如是,亦或是本人没病,正气足才不烦.至今没有揭开这迷!2013-4-29 22:22
修正3 回复 终极之钥:除沫,首先是《伤寒论》叮嘱的。敝人煮药时不但麻黄除沫,对后下诸药一概除沫,因为那么多的沫不去的确有不干净的感觉。对您喝沫的尝试,敝人相当敬佩,并且会在以后作为参考。谢谢。(2013-5-13 22:46)
· 南山度 先生五一快乐!现代人缺乏耐心,多数人懒得自己熬药,靠煎药机大锅煎药。
少数愿意自己熬的,如果要让他们麻黄单熬1小时,其中又有不少人皱眉头。
请问,如果用蜜炙麻黄,可否代替麻黄先煎1小时?2013-4-30 16:23
修正3 回复 南山度:敝人不认为蜜炙麻黄可代替先煎1小时.(2013-4-30 16:57)
· 半轮沧海上 先生美文,甘之如饴!倪海厦医师说桂枝汤调和荣卫,无病人亦可服之。三豆饮之黑豆绿豆黄豆,亦是春夏调节升降之食物组方。现代人大多肾气亏损,阳气不足,当顾及肾气也!2013-4-30 17:55
修正3 回复 半轮沧海上:四时互因,秋冬收藏少者,春夏发越需慎. 然春夏终须升浮,审度而已.(2013-4-30 20:56)
· 中医招魂 先生所言至极至精,乃千古研究《伤寒论》者,号称为砖家叫兽们得认真思考!桂枝汤本就是用来“发汗”乎!独立用来治太阳之疾!呜呼!春夏秋冬 生长收藏紧密联系,难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 2013-4-30 21:52
修正3 回复 中医招魂:不怪他们。六节生理懵懵懂懂,如何运用桂枝汤?伤寒专家?称号并没有意义。(2013-5-2 13:25)
· 默然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桂枝汤为辛甘之剂,桂枝、生姜为辛,大枣、甘草为甘,辛甘为阳以应春生夏长易于理解,白芍为酸何以补阳?后学想到形而上者之为气,形而下者之为器,器具才可承载气,善养阳者,于阴中求阳,故加白芍以养形、器而承载阳气2013-5-1 22:00
修正3 回复 默然:提出白芍,说明您已经用心。桂枝汤用于养生,与解肌毕竟不同。可依时节、人体特质差异,做出适当调整,特别是白芍的用量。(2013-5-2 13:39)
· 半轮沧海上 李可老先生言:唯麻黄一物需先煎去沫,否则令人烦躁片刻。据现代药理研究,所含麻黄碱有升高血压及引起心动过速之弊。余曾治一肺实喑哑患者,于麻杏石甘汤内加入轻灵透窍之蝉衣15克,汗出声亦出,末见烦躁、心悸等副作用。因此,每用麻黄剂,兼见面肿或脉弦滑大之患者,必加蝉衣,均无此弊。机理何在,不得而知。供参考2013-4-30 18:31
白芍还是赤芍?请教了,多谢!貌似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学生实践尚浅,不能判断。想来应该2种都有效,方才争论不断。典型的说法是神农本草经描述近似赤芍,但学生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来看白芍从医理来说貌似更为恰当。让大家见笑了。2013-5-2 15:46
修正3 回复 半轮沧海上:谢谢朋友提供经验,很值得思考.(2013-4-30 21:00) 白芍。用赤芍的说法早就见过,确实有争议。从六节生理病理看,白芍更合理。(2013-5-2 17:46)
· 默然 白芍治疗遗精确实有效,遗精为少阳疏泄太过吧?看李可先生的书有引火汤,白芍用量为100克,且为生白芍,冬季用,服药后胃中少有寒意。白芍在桂枝汤中的作用、用量用以调节少阳之气升发的强弱吧?2013-5-2 23:32
修正3 回复 默然:白芍可以认为少阳药, 不过, 桂枝汤5味药都是为太阳而设.(2013-5-3 09:30)
· 青莲子 神与化游,以抚四方。神者,血气也。2013-5-5 09:34
修正3 回复 青莲子:《内经》虽然说过“血者神气也”,“神者血气也”可不是同义词。“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却讲得相当有水平,希望您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2013-5-5 13:51)
· 默然 后天震巽离指肝胆阳明吧?阳主升、浮。2013-5-10 21:54
修正3 回复 默然:可以。 后天震巽离,既指人体内一阳二阳三阳,也指春分、立夏、夏至这段时节。 《窃为贤者谈》一文,指的是这段时节。(2013-5-11 12:06)
· 倒提壶 先生慈悲,示人以规矩,惜今人能受此福惠者寡矣。
自桂枝出而为天下第一,其论者以万计,加之现代研究,几不知类矣。2013-5-11 22:24
修正3 回复 倒提壶:贤者知规矩之所出,商人惧财路之将断,民众视补体为享福,君子之道寡矣。(2013-5-12 15:37)
· 倒提壶 徘徊医门十数载,每疑六味地黄益于小儿,不敢轻用,读先生真言,始知桂枝才是稚童生养之方。2013-5-11 23:11
修正3 回复 倒提壶:六味地黄益于小儿?敝人还听说“光亨,无不利”。您说该结舌不语还是破口……?(2013-5-12 15:41)
· 默然 先生,后学思考糖尿病之血糖尿糖,糖为人体的营养物,依先生之脏气流传之理论,营养物的传输与心有关,故糖尿病应为太阳病的范畴,不知当否?2013-5-12 22:40
修正3 回复 默然:惭愧!敝人至今还没有想透糖尿病的六节病理。不过,有句话必须讲清楚,敝人并非万病皆太阳论者。(2013-5-13 22:03)
· 默然 桂枝汤用生姜,生姜与干姜的药性区别为表与里吧?生姜浮散,干姜温里。生气外浮则内虚,春夏生气外浮,用药忌补里,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新陈代谢吧?2013-5-13 21:13
修正3 回复 默然:是的,生姜在桂枝汤里的作用就是鼓舞阳气浮散,以遂宣发。虽然桂枝汤可以化裁为春夏养生剂,原方立意却是推陈致新以“解肌”。(2013-5-13 22:35)
· 亦休 先生,“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只要不算是病人,喝了应该没事的吧2013-5-20 10:16
倒不是被吓着了,只是记得先生曾在《迟暮莺啼话血压》里说过,”再说那貌似平淡的桂枝汤可不是好用的,六节藏象失传,营弱卫强不明,就不怕热盛者桂枝“下咽即毙”的恐吓?“,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既然先生已经明示,那我也就不必疑问啦。2013-5-22 11:18
修正3 回复 亦休:您也被吓着了?(2013-5-20 21:45)
桂枝,相当平和,味道蛮好的。治病,什么时节都可用;养生,最好在春分到夏至间。(2013-5-22 14:42)
· 只有其表 斗胆一问,先生现在还能背过《黄帝内经》吗?2013-5-22 12:31
修正3 回复 只有其表:敝人从来没有背诵过《黄帝内经》。《伤寒论》也没有背诵下来,只抄写过条文一遍。(2013-5-22 14:44)
· 默然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太阳包涵少阳阳明太阳。当否?2013-5-25 06:42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病热,是人体自我生理调节而出现的体症吧?2013-5-25 06:53
伤第12条与桂枝汤:桂枝,生姜为阳浮而设,芍药为阴弱而设,甘草,大枣为阳明之鼻鸣、干呕而设。2013-5-25 06:59
修正3 回复 默然:难得您这般思考, 少阳阳明所经之地, 的确可以巨阳囊括之.(2013-5-25 09:12)
如果不是受西医影响, 这般思考几近于当年仲景.(2013-5-25 09:14)
从理论思考, 到生产力的形成, 仍是漫长而艰难的路. 请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一方医药上, 那时我们的失败之路.(2013-5-25 09:16)
· fafangzhai 因本人常用针剌,懒于煎药,常用针刺之法,观此桂枝汤可用申脉、后溪两穴进行,申脉用泻法,后溪用补法,如手法到位,常可以督脉气上转,任脉气下行,任督二脉一转,全身有一种充盈的感觉!2013-5-30 01:03
修正3 回复 fafangzhai:“督脉气上转,任脉气下行,任督二脉一转,全身有一种充盈的感觉!” 您的境界已经超越我了,go forward!(2013-6-4 17:33)
· 默然 生气外浮则内虚,服用桂枝汤以顺生理之外浮,但内虚的话则忌之。以补内为上。内虚之病从时间考虑,发于春夏据多吧?2013-7-16 18:14
中医修正 回复 默然:您思考得很好。内虚忌升浮,春夏宜升浮,这时就得审慎而行了。实际上,不少内虚还是喜欢升浮的。供参考。(2013-7-1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