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何方:中医渐亡之殇

日期:2017-08-13

归正按:中医会渐渐消亡?这究竟是无病呻吟的杞人忧天?还是穷途末路的无奈感慨?几年前,屠呦呦靠青蒿素得了诺奖,中医界为之振奋。然而,屠女士使用科技手段,从青蒿中提取药用成分来治疗特定疾病,更应该理解成是对某一味中药研究的登峰造极。而正统中医治疗疾患,讲的是寻因而治,讲究各类中药的组合匹配。相较之下,不得不问,屠女士所依靠的科技手段,究竟还留有几分中医血脉?

---Rembrandt van Rijn《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毁灭》


当今的中医研究,很多的精力放在中药上,比如说疟疾青蒿素、非典板蓝根,而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却越来越荒废了。中医学两大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在大学已降为了选修课。这隐隐约约让人联想到古代部落战争杀掉男人(中医理论),虏走妻儿(中医方药)的画面。

藏在屠女士获诺奖风光无限背后的,也许是正统中医的灭顶之灾!

一、衰败的缘起

中医衰败的直接原因,当然是西医的到来。

没有西医的到来,不甚了了的中医“理论”下,代代名医肯定层出不穷。要感谢西医的到来,以不同的目光审视,无情的棒喝,让中医在极不情愿的心态下有所反省。

归正认为,医学的宗旨是兼善天下,中西医研究的对象同样是人体,彼此融汇,取长补短,走向大同是必然趋势,也是人类为疾病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希望看到的最好结局。然而,可悲的是,相遇百年来,中西医能实现真正融合的领域却极少。

---Francisco De Goya《剧烈争吵》

中医将人体各内脏器官看作整体,再将人与自然界看作整体的思维方式(即“天人合一”),西医可能觉得玄乎了些,但并不反对,毕竟他们的老祖宗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Stoicism)也曾推崇人体是“小宇宙”的概念。

Zeno:仿佛听见有人说我帅?

(注:Zeno是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

然而,中医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引出特有的核心理论---藏象学,却让西医人茫然至今。其实,中医人何尝不茫然呢?若非如此,为什么一百多年过去了,还没有把中医理论向西医解释清楚呢?

中医的衰败,深层原因是:中医弄不清楚自己是什么。

二、曾经的自救

西医人无法理解中医,中医人无法解释中医,面对着西医良好快速的治病疗效,中医承受的质疑越来越多。于是乎,为了寻找自救的出路,中医界开始研究中医。然而,至今为止所进行的,都不是正常意义上的研究,而是努力在西医学的理论思维里得到认可。

“哥么,要不咱换个思路学学他们?”

---Raphael《圣礼之争》

曾经何时,西医人本着他们的理论思路,从中药里提取了黄连素,认为中医清热解毒的原理在于某些中药含有的天然抗菌成份。多年后的今天,西医早已弃如敝屣,却仍然左右着中医对抗菌和清热解毒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的中药注射液,虽记录为中医研究成果,但却成了“废医存药”的帮凶。屠女士的青蒿素救人无数,归正敬佩,但仍然是以西医学的思路推敲中医,对中医的自身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国人因屠女士的成就高喊中医伟大,显然是外行人的兴奋,用中医行话说,是危险的无根之火。

中医人选择以西医的思路研究中医,原因有二:

首先,是盲信西医,这几十年的教育让绝大多数人相信西医等同于科学。在此,归正建议那些天天把“科学”挂在嘴边的市井学者们(比如某位方姓科普斗士),请认真翻读一遍你们所推崇的西方科学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若是看了他老人家对“科学”的真正定位,不知你们会做何感受...

对中医而言,选择了“科学”,就丧失了慧眼

---Rembrandt van Rijn《托比特的失明》

其次,是中医人对自己的学术心中无底,这最致命。这种灵魂出壳、离开本位的学术研究动向,使得今天中医的研究队伍,不再接受传统中医理论指导,清一色地都成了外“中”内“西”的伪中医。

时至今日,中医界依然无法提出能够统揽全局的发展方案,只是孜孜不倦地将精力放在“某某经验”这些原始的实践积累上。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中医年轻学者,通读一遍《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尚且不易,想对中医理论有所入门,更是万中无一。

中医迄今为止的自救,不算成功。

三、未来的方向

中医人弄不懂中医是什么。这句话听起来很尖锐,然,行内人自己心知肚明。用西医的思维研究中医,只会落个里外不是,最终难逃灭亡。中医要自救,迫切需要的,是大踏步地回归传统经典,认清我们的源头,再谋发展。中医正源,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二书。

浪子:爸,我在外混不下去了!

父亲:没事,你可知你爸叫李刚?

---Pompeo Batoni《浪子回头》

《黄帝内经》开头九篇基本都在谈天说地,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如:“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苍天之气,清净则治志意”,但是,藏在这满天神佛的经文后面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体。这九篇,极为系统地描述了古人如何顺着阴阳→四时→六节的脉络,推导出六节藏象学说(即另一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无处不在的三阴三阳理论)。中医正源,正是植根与此。但是,很可惜,当下已无哪位名医学者有能力顺着古人的思路,从难解的古文中还原出六节藏象的本来面目。

另一部中医经典《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因此书被尊为千古医圣,这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六节藏象学说真正用到了临床,中医正源,正是成型于此。然而很遗憾,因为该书的灵魂---三阴三阳,已然失传。今天的中医人对《伤寒论》这本书,更多的是心存敬畏,却几无偶有会意的欣喜。

中医的源头,就在这两本沉甸甸的书中。不论您是象牙塔中的学子,或是功成名就的名医,还是桃李天下的尊师,恳请您慢慢地从现行的教科书、成功医案、历代注解中走出来,因为那里没有出路。再恳请您暂时放下已有的中医知识,清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两本经典,书中大量的阴阳论述,也许还可以为我们寻回六节藏象学说提供宝贵的线索。

如果未来有缘,归正也会跟大家系统地聊聊六节藏象学说,不敢说彻底领悟,但或有闻所未闻的新鲜感。

只有寻回六节藏象学说,中医或有重生的希望,本篇到此。

下一篇见面时间定为8月20日,篇名暂定为“望闻问切:告诉你真正的中医如何看病”

梅医生2017-08-14 00:38:00

深夜读到先生新文,完全惊醒。先生文字,句句扎心,唯愿中医回归正途。赞 13

伍沛南2017-08-14 08:12:54

有所得者不要只求自利,无所得者不要乱开口!但愿中医真学复兴,愿归正先生多指点后来者。赞 10

罗大夫2017-08-14 07:53:52

感恩老师教诲,传道也须随机待时了!赞 10

生发之力2017-08-13 23:11:34

正本寻源,中医人真正的回归之路。名利的驱逐远离了中医真学的核心价值。何时回调?需要星星之火的缘起,也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努力。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赞 8

刘杰2017-08-14 12:09:49

原来一直不理解先生对中医现状无情的批判,现在才明白那是爱之深,责之切。中医人只有早日觉醒,反躬自省,痛定思痛,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赞 7

钰仪2017-08-14 00:52:07

三光照到有心人,甘露不沾无根树。 域中四大人居一,其气有三其生五。赞 6

喵~2017-08-16 09:31:53

中医为什么就不能多从人体出发而一定要从天地去悟证人体呢————古人说,"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人之理浑融一也。赞 5

雄鹰(海蓝色的梦)2017-08-14 07:03:18

医之道,外感内伤为两大关键,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二言而尽之。六淫外袭身中气血日失和平,有汗吐下和之治,是去其所本无。七情暗伤,身中气血日就亏损,有滋培填补之治,乃复其所固有。然不知十二经络,不辨虚实表里寒热温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举手便错,诚是也!中医之殇,医道之亡,时也!运也!路在何方?南辕北辙,越去越远!赞 5

影.2017-08-14 00:04:46

 南无阿弥陀佛 赞 5

冯氏宠物2017-08-13 22:35:50

看您的博文如醍醐灌顶赞 5

快乐生活2017-08-13 22:34:55

感恩先生赞 5

佛曰大麦2017-08-14 07:21:51

现在终于能看懂一些老师的文章啦赞 4

陈捷2017-08-17 05:53:53

一门学科的进步应该是有不停的迭代的,而一门学科的没落是有生力量缺失的必然结果。在中国特别是我居住南方地区,中医是镶嵌在基因里的,随便街上抓一个老太太都知道祛湿、滋阴,所以中医一直有群众基础,不会消亡。但是中医的式微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确实一直是常态,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年轻人的职业第一序列选择里没有中医。温病、养阴等理论之后,现在冒出莫名其妙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中医缺失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中医复兴尚古直追《内经》、《伤寒》好比学书崇拜《兰亭》,溯源归正这固然没什么不妥。但是我觉得,归正先生学贯中西,应当有所思考和担当,20年后开宗立派也未尝不可,为中医理论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才是正道。以上为西医书生狂语,还望指正赞 3

三一医馆132955878932017-08-13 23:28:59

天明则日月不明。天心若何?人心若何?可奈 何?!难怪千年难解赞 3

郭天鹰@农资头条2017-08-15 20:03:20

人们能从天地自然中观察到四时流转的规律,为什么就不能抛开天地而从人体中观察到类似的规律呢从理论上显然是可以的,西医已经证明了部分。中医为什么就不能多从人体出发而一定要从天地去悟证人体呢反正感觉总是有点怪怪的。[呲牙]赞 2

青青子衿长青2017-08-15 10:20:43

谢先生好文! 秋志安宁。赞 2

2017-08-13 22:31:34

应该是回到经络吧赞 2

丁文2018-12-04 14:58:34

中医和西医能结合吗? 不能。 一种是行王道,天下为公, 一种是行霸道,为一己之私利, 就如同天下为公和一己之私能结合在一起吗? 不能, 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所决定。赞 1

景元2017-08-15 19:50:16

经验再多再好只是末技,与中医事业作用有限。本人希望国家组织学验俱丰之中医大家整理、学习经典,去芜存精、追跟溯源。通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真正的把中医理论弄明白,方为根本。让中医人领导中医。改变教学内容与模式。实行适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法律和拿证方式... ... 心有万言,难以尽诉... ...  读归正先生文章日久,深有同感。随着时间推移,中医者学力日低学时日减,理论越来越简单,离本源也越来越远... ...  惜哉!吾中华瑰宝。敢不珍惜乎?!赞 1

钟俊中西医结合诊所2017-08-15 18:19:24

西医研究疾病除常规的视、触、叩、听,主要借助于血清学、影象学、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的层次。中医研究的是炁,无形的层次。慢性病的发生很多发生在无形的层次,所以西医很多慢性病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能治愈,这个层次目前的科学无法突破。中医治病以经络通畅气血平和为准,以通为补,所以在治病的同时,对人体而言也在补,这也是中医大有作为的地方。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困境,生理病理模糊不清。因为炁看不贝摸不着,所以只有回归经典。在内经、伤寒中去感知无形的道!期待中医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期待六节理论大明天下!赞 1

欣门2017-08-15 10:07:38

这书那书放了一柜子,很多书都是看看又放下了,有些迷乱。今日读归正先生文如当头棒喝,回去!黄帝内经从头仔细看,慢慢看,伤寒论慢慢去静悟,期待先生下文!赞 1

张晓2018-10-29 12:15:03

慧若神明,洞若观火,唯先生明察。冥愚心智伤天害理唯利是图者多,清静无染仰观俯察知行合一者少之又少!

強少2017-12-08 15:50:04

我深深认同这句话:“恳请您慢慢地从现行的教科书、成功医案、历代注解中走出来,因为那里没有出路。再恳请您暂时放下已有的中医知识,清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两本经典…”。如果做不到清读这两本书,那么可以肯定还不具备理解中医真谛的能力。我也是以此来自策。

万里江山如画2017-08-20 11:29:45

真的希望先生能将自己对藏象理论的理解,能够系统刊印出版,也算是为中医的真正复兴,留下火种。。。

郭天鹰@农资头条2017-08-19 21:32:57

立天之道者,人也。

郭天鹰@农资头条2017-08-19 21:32:17

天人合一,让人懒惰。天人相应,才让人奋起。

郭天鹰@农资头条2017-08-19 21:15:09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我理解这里的的天非天地自然之天,而是天性人也之天。

石锅拌饭2017-08-19 19:38:34

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愿你历经风雨,归来依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