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号脉谈起:真正的中医应该如何看病?
近日,一位老同学向归正讲述了这样一段看病经历:
带着老母亲去省立医院看中医专家门诊,刚坐下来准备说自己的病情,就被打断了:“把手给我号下脉”,须臾过后,就提笔开方,整个过程没花太久功夫,就提着一大袋中药回家了。
且不论最终药效如何,中医给人的最直接印象,的确是通过号脉来诊病治病。然而,仅仅通过号脉,真的能够清晰知晓病情,进而治病救人吗?是否被夸大?是否被神化?
带着这些问题,归正今次跟大家聊聊正统中医应该怎样看病吧。
为了治病冥思苦想,比起摸脉故弄玄虚,到底谁更像医生呢?
---Luke Fildes《医生》
一、号脉的起源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结束句有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大意为:直到今天,通过号脉来看病治病的医生,都是从扁鹊那边学来的。好了,可以认定号脉的祖师爷是扁鹊了。
那么,史上又是怎么记载这位神医号脉的呢?
都过来听归正说史!
---Sir Lawrence Alma Tadema《A reading from Homer》
根据《史记》的记载,扁鹊的医术,承自神仙长桑君。长桑君告诫扁鹊“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敬诺”,从此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上文大意为:长桑君告诫扁鹊不能泄露审疾问病的天机,扁鹊敬守诺言,于是乎,看病时就假托号脉的名义。说白了:扁鹊神技普通人无法理解,他也懒得解释,就以号脉为名,敷衍世人。遗憾的是,扁鹊终其一生都没有讲清楚诊脉背后的道理,世人就将他的神技赖在号脉上了。
出于对号脉的神往,晋人王叔和写下了第一部号脉专著《脉经》,后世类似专著更是汗牛充栋。久而久之,号脉就成了中医最喜欢吹嘘的,也最被世人所称奇的技能。
生病了?把个脉先!
---Jan Steen《The doctor and his patient》
在归正的老家福州,方言中将中医称为“三个指”,在普罗大众看来,中医不就是一个老头外加三根指头吗?老中医常常故作神秘地摸着,普通百姓也的的确确这么感受着中医,两千年来,世人始终赖着扁鹊那句不大不小的玩笑——“诊脉”
二、号脉的真实地位
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而知之谓之圣
问而知之谓之工
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这是中医经典《难经》中的名言,记载了正统中医审疾问病的四种方式:望闻问切,合称四诊。
望而知之最厉害了,可称为神;闻而知之也相当厉害,已臻圣境;问而知之就差了一大截,只达到工的水准;号脉而知之,是最差的手段了,勉强列为技巧,亦或是投巧?
耶稣:你们都错了!不服来辩!
---Frans Francken I《耶稣在学者中间》
《难经》成书在东汉之前,多认为跟扁鹊有着一定的关系。且不论是否真是扁鹊所著,但在作者看来,望闻问切在等级上是递减的,且号脉是最低等的、只给予“巧”的评价,与号脉的当今江湖地位有着极大的反差。
归正认为,仅仅凭号脉审疾问病,堪称中医界最大的意淫!
三、如何正确理解望闻问切
望诊:
病人来了,首先当然是望见病人。
若是遇到之前曾诊治过的,凭经验就很可能了解病情发展的大概。在这一前提下问起病情经历、多数开口如有神。
给你个眼神,能告诉我哪里不舒服吗?
---Agostino Carracci《一位意大利男子的肖像》
此外,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步态、双手按在何处、下坐形态、神情苦乐、反应敏钝及呼吸浅深快慢等等。这些都可以为诊断提供方向,避免漫无目标的询问,给病人以可靠的印象。
因此,望诊确实可以在没开口前,就掌握疾病的大概,让病人觉得神奇。
闻诊:
闻,既是嗅闻之闻,也是耳闻之闻。
望见病人之后,就可能听到咳嗽、哮喘、痰音、喉声,恶心呕吐、疼痛呻吟等,乃至由此产生的气味。即使没有闻到这些,倾听病人的说话方式,是否语声微厉、健谈寡言、长吁短叹、谵语郑声等等,也会为诊断提供正确的方向。
问诊:
这是了解病情的核心环节,中西医都一样。
女施主,可否详细告知哪里不舒服?
---Robert Campin《Annunciation》
西医必须通过病人的主诉和病史,系统梳理出正确的诊断方向,进而指导仪器检查项目。其实,中医在这方面有着不落于西医的精细,陈修园先生曾有《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通过这《十问歌》,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梳理病情,最终对病情达到足够深入的了解。这种认真负责的诊断方式,正是医者应有的态度。
切诊:
切诊,即是号脉,一般在问诊之后或同时进行,通过切按病人手上的“寸”“关”“尺”三脉,感受脉搏的沉浮、长短、强弱、虚实等特征,主要是为了印证在望、闻、问诊的过程中对病情的某种或多种猜测。
不要说话,让老夫凝神诊治
---Jan Van Eyck《乔瓦尼阿诺菲尼与妻子》
如果医生抬头不看病人,也不问有何苦诉,便搭上脉长久不语,很可能是在装神弄鬼或走神,仅此而已,仅此而已啊!然而,很多中医在麻醉自己的同时,也看低了就诊者的智商,其结果只能让大家感受到中医浓浓的江湖气息。
四、一位中医应有的看病方式
当下的中医界,有着太多的一望便知、一闻便知、一按便知……呵呵,真是遍地神医。而问呢?问多了就显得没本事了,所以,惜字如金,故作神秘的中医不在少数。对于望闻问切的运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有云: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大意为:能够将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合理运用到审疾问病中的,是上等的医生;能够运用其中两种方法的,是一般的医生;只能够运用其中一种的,是下等的医生。而他们看病的成功率,也由医生的等级而递减。
已臻上工,完美了~
---Jan Van Eyck《The Ghent Altarpiece God Almighty》
因此,望闻问切四诊参合才是审疾问病的正途。而正途中的正途,归正认为应该是以问诊为中心,其它三诊共同配合。
倾听病人的诉说,梳辨出病情的大致脉络,再顺着脉络继续追问,最终得知病人的亲身感受。了解病人的亲身感受,对疾病的判断至关重要,不可取代,因为只有病人才跟疾病有过直接接触,也只有病人才知道病痛的发展过程,曾经用过哪些药物,用药之后又有何反应。相比于直接接触疾病的病人,医生只是第三者,望闻切三诊的结果,只能说是医生的主观判断,不同的医生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病人身上得出不同的望闻切三诊判断。
“我说我们还是别装了,进去问问病人自己的感受吧”
---Thomas Rowlandson《The Doctors Consultation》
归正认为,审疾问病,一定要脚踏实地地“问”,通过“问”对病情有了一定的判断之后,再通过望闻切三个手段,来辅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进而最终决定如何治病救人。
五、结语
回到中医神奇诊断的源头,再读一段历史: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神医扁鹊,远远望去就知道蔡桓公得了病,确实神奇。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医而言,这段已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做支撑的故事,越来越显得“传奇”。
别信哥,哥只是天上的一个传说而已
---Leonardo Da Vinci《Saint John the Baptist》
归正当然也向往“传奇”,但更信仰脚踏实地。且让我们也发扬现今流行的“工匠精神”,多一点实实在在,少一点故弄玄虚,当哪一天中医界给人的印象不再是一个怪老头外加三根手指头的时候,中医才算燃起了希望。
本篇结束
归正下篇文章定于8月27日发布,篇名暂定为---Cal De Sac:关于“我”的一些思考
景元2017-08-20 23:23:49
四诊就是中医学诊病方法,非常重要。从本文看归正先生似乎治病经验不多,更偏向理论,像刘渡舟老师。不排除归正先生说的假切脉现象,有而且不少,但脉诊中确实有真学问。本人反而认为不会切脉的中医不是正宗的中医。赞 13
罗大夫2017-08-20 13:59:29
老师背景图能换成中式吗?不习惯啊哈赞 12
钰仪2017-08-20 12:57:58
深总是以清而浅的表面示人,然又可望不可及,非沉潜(沉潜则澄澈而上下毕达,其下如上)不能至。其实亦只是上下的一贯清澈,不过积之深而玄已,其心如面,何曾掩藏,高深非故作,自然而天苍水玄(草色遥看近却无,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上下映彻、表里如一。赞 10
生发之力2017-08-20 10:29:56
打破仅以神秘示人为目的获取信息的脉诊,确立问诊的主体地位,其它为辅,破除中医人千百年来的虚伪矫饰的江湖习气,大国工匠需要的是真实的面对,反复不断的校正与肯定,到了中医人扔掉伪饰面具的时侯了,不知为不知,如实而知,如实而证。赞 9
刺血2017-08-20 21:27:03
望、闻、问、切皆是审疾辨因的手段,各有千秋,四种诊断数据链如能重合指向某一原由时则辨因可万全,四诊合参可为上工,至一者,下工也。赞 6
马闻一2018-02-17 07:28:48
凭脉用药是学习中医的捷径,纵观天下,不懂微观脉学还强词夺理,有意义吗?好好学许氏和金氏脉学才是正道。赞 2
作者
对不起,归正从不相信真理有任何捷径赞 5
肖骐骏~信愿行证道2017-08-23 10:08:21
我的亲身经历,先不问病切脉就能知晓病人的病痛之处及病根在何处,脉诊确实有如此能力,我也赞同四诊合参,但只脉诊忽略其他三诊实为不妥,脉诊却没有归正老师说的是玄乎之学,的确有如此神功,也是暗合天道,人体的藏气流转的,部位不妥,我们家这边就有一个精通针灸的老医师,不问你任何情况直接把脉再说你哪个地方痛,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让病人回答是否正确,病人都不一而同的说是的,然后再进行施针,脉诊绝不是虚夸的。赞 5
袁志刚2017-08-20 13:30:54
文章写得好,望闻问切是渐进步骤,没有神工圣巧的分别。无法融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作基础,很难说做到了识用精微。 张仲景也是分区划定人体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实事求是。不要期望有神医,变化藏在细微处。赞 5
三一医馆132955878932017-08-20 13:09:51
虽一叶落而知秋,但只窥其一斑,未及全貌。欲一脉而见病知源,如管中窥豹。赞 5
草医2017-09-05 15:56:13
一群对脉无知者在给自己找借口,呵呵。赞 3
作者
烦请以理服人,谢谢!赞 4
郭天鹰@农资头条2017-08-20 11:32:15
但愿中医不再“神奇“,越神奇越远离普罗大众。赞 4
雄鹰(海蓝色的梦)2017-08-20 10:49:01
良医治病,望闻问切!庸医疗疾,装神弄鬼。古之良医多,今之良医少。望先生思慕古人遗风,多思考,勤钻研,不以名利为先,不以物欲为重,还中医真面目。赞 4
水石清華2017-08-24 18:14:04
不知归正先生是如何诊病的?是望而知之,闻而知之,问而知之,还是切而知之?赞 3
欣门2017-08-20 10:41:30
像我这样无头绪到处去学,学来学去糊涂了,终了还得自己慢慢理清,毕竟自学有限啊!看归正先生的文章是我的福音啊!非常感谢归正先生!赞 3
余2017-08-20 10:38:57
《十问歌》初创是张介宾赞 3
钟俊中西医结合诊所2017-08-21 18:14:41
脉学著作汗牛充栋,没有正确的脉学理论知识作指导,以此作为实践的基础,常常让人心迷意惑,动失纲纪。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经云: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期待将来能有系统的阴阳四时六节脉法理论指导临床,让天下中医学子能大道至简,直入门径。赞 2
云水禅心2017-08-20 18:36:08
中医,无神医,无神药,无神方,但切诊不仅指脉诊还有腹诊,脉诊的方法也有多种赞 2
喜悦2017-08-20 17:40:39
写得好,但不知插图为何是西方图?赞 2
靖2017-08-20 14:03:59
为医者,知其望闻问切良医也。所以然者,神圣工巧故也。见病知原是也。赞 2
了一 凡2017-08-20 10:49:10
静听先生讲经,惜前世福缘。切莫好高骛远。赞 2
素朴中医、符吉2017-08-27 09:25:38
能合色脉者,可以万全,脉证互参赞 1
水石清華2017-08-24 21:08:45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视喘息;听音声,观权衡规矩,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