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由于不满商纣暴政,姜子牙的大半生都过着潜心修学的隐者生活。在信史可追溯的范围内,他应算是我们文明里最早的文人了。姜子牙年近八旬方才出山辅佐文王平定天下,此后,当文王问及治国之道时,姜子牙给出了让一切统治者震耳欲聋的回答:
王者之国使民富,
无道之国使国富。
这与后世强国弱民的理念南辕北辙,却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国祚,至今无法被超越。对待王权,不袒护,不谄媚。庙堂之上,是非分明,刚正直言。这是文人最初的风骨,也是后世难以企及的巅峰。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东周礼崩乐坏,庙堂之上已渐渐有了权谋和诡计的影子,纯良的文人也开始受到排挤。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离开庙堂,周游列国。虽然鲜有诸侯采纳他的主张,但他却不曾有任何妥协和让步,始终坚持自己“匹夫不可夺志也”的高傲,即使断粮于中途,却依然倔强地为人们讲述着他的学问和理想,弦歌不绝。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延续了孔子的坚定和执著外,孟子更多了一份高傲和侠气,诚如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下》里所说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认为君臣关系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
在傲视王权的同时,孟子倡导“民贵君轻”。虽然对王权的妥协必能富贵加身,但孟子依然选择了对弱者的同情,这是那个时代文人高贵又独立的人格使然,更让后世的“领导为上”相形见绌。
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唐朝李白《与韩荆州书》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 明朝朱元璋《大诰》
此后明清两代,文人失去了自由,习惯了屈膝,做不得清闲自在的野夫,却不得不做一个唯唯诺诺的官。再也没有了独立精神,再也没有了直言进谏,完全沦为皇权的政治工具。
这些高贵和骄傲,都已随风逝去。在没有脊梁的时代,我们用停不下的掌声和说不完的厉害把腰撑起。
———— THE END ————
铁铮
文人实不足道,也实足道,关键是文人选择的是文字杀人或是文以救人?赞 2
作者
因此,文人须有侠气赞 7
追星者
先生这篇文章的“催化剂”是啥?
作者
实在看不下去了呗... 赞 7
幸福
有我看过的几个历史号的功力
作者
野生太史令赞 4
冷明恒
这些高贵和骄傲,都已随风逝去。在没有脊梁的时代,我们用停不下的掌声和说不完的厉害把腰撑起。 赞 4
炻祯
好犀利的文章赞 2
蓑衣百衲翁
先生正解。文人要有侠骨和傲骨。阿谀奉承之辈不是真的文人。赞 1
作者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