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修正,五 对天三问(二)

日期:2009-07-01

       天气下为雨:覆盖之天    此列上下之位,相对于地之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下为雨”,此覆盖之天也,当六节太阴位次。 素问痿论“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灵枢九针论“五藏之应天者肺也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位列五藏六府之巅的肺,挡住了一阳二阳三阳升腾宣发之气,气传子母到此为止,而液行夫妇从此开始。云腾终化雨,肃肃出乎天在此证见,太阴之天也。

      这太阴之天,犹如华盖,位居至高。但与肺毕竟有所不同,因为肺也称少阴、也是太阳的组成部分,容后细述。天运周流到此,百脉朝肺,治节行令,判其该升、该降、该去、该藏。这里进行的不是仁爱、礼次、智虑,而是强制性的“义之和”。 “肺朝百脉”,是向肺性归朝,而不是离肺性宣布。 将肺“行营卫”与“朝百脉”联系起来,从而认为肺具有帮助心这一君主之官宣行百脉的功用,显然昧于四时藏象的基本道理。今天传上三张照片,写于1986年的藏气流传,请参阅2008-09-22写的修正声明

      几十年多版教科书都认为:肺主气,主宣发,主肃降,主皮毛,可能还不止这四“主”。可从来不见哪本教科书把这些“主”放在五行藏象论中逐条论述,因为这众多的“主”根本无法在生克这一“完美”的五星圆构架中得到有意义的解说和整合。从四时藏象观理解,肺应时在秋,其功能无疑是降,请问宣发了什么?只有肃降这一“主”能得到认可,对其余的“主” 难免产生迷惑。但若能进一步整合圜道来理解这四“主”,便会在否定之否定的层次上对以上四“主”产生不一样的、新的认同,最终在素问灵兰秘典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面前止步合十。毕竟素问灵兰秘典论没有将肺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讨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是参考了肺与其他十一官“相使”之后得出的结论。相傅岂但官阶小于君主?可从司法之于行政来理解。 “治节”的意义独出“众主”。

      中医真学失传久矣。五行藏象观,肝木生心火当然讲得通,心火生脾土就骗不了自己。若土得木而达讲得通,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样的“制则生化”的说法用于人体是否有道理,又能说明哪些生理,明白人只有内心好笑。然而,千百年来竟不见一人振臂而呼,简直是一潭死水,行将枯竭矣。然而丹家却得传一二,传道集会真记皆谓“气传子母而液行夫妇”,其生理观出于五藏五行理论,但却超越现行中医学对五藏五行为中心的理解,这才是内经嫡传。

      考河图,二七在上,四九居右。证洛书,九在上,七在右,所谓后天金火易位也。火性炎上,其上必然还有空间,故不可能位列至高。洛书戴九,盖借数西方以收炎上者。肺为五藏之长而为之盖也,这在解剖、生理和象数上都是一致的。 张机,医圣也,知时节,遣白虎以收炎上之火,不用玄武。可叹的是,自称是他的“徒子徒孙”的后世中医,从来无法逃脱五行论。这里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吕氏春秋淮南子,二书写于秦汉之时,集当时哲学思想、宇宙天地观之大成,必然影响中医奠基人的写作。中医学独尊五行论,可能就是后人把中医学从成书的历史环境中孤立出来,割断横向联系的结果。 中医古籍中大量的象数记载,若读者没有相应的学问基础,是不可能完整而正确地理解经文的。


  • 云淡风清  言之有理,持之有据.2009-7-1  07:49

          中医修正  回复 云淡风清:谢风清兄光临审阅。 有您的点头,我很开心。 对中医的批判将逐渐深入,将来的骂估计当代学者和祖传中医都无法忍受,但请您相信我是为中医而骂。 今天所谓的中医,50% 是江湖郎中,49%是似懂非懂的伪中医。 真正称得上正宗中医的,不容易会面啊。(2009-7-2  08:10)

  • 箫音悦耳  认真学习了,感谢博主2009-7-1  09:55

          中医修正  回复 箫音悦耳:谢谢先生光临审阅。浏览了一下您的博文,格局博大,思维深邃,敬佩。(2009-7-2  08:33)

  • 赵咪  读了几遍,似乎大致懂了些。先生批驳中医五行之论,的确言之有理。我对象数之学还未涉猎,不过很有兴趣,应该读一读。2009-7-1  10:24

          中医修正  回复 赵咪:老朋友光临,荣幸啊。您的赞成太容易了,因为我的批判始终碰不上您。 但愿我将来对中医的“大力批判”不会惹您生气。今天的中医,早已不是正宗中医了,江湖吆喝声彼此起伏,不可再纵容了。 修正谨识。(2009-7-2  08:42)

  • 流星雨666  如果现代中医人没对上述问题产生过疑惑,只说明他从未用心去学习过医理,或从骨子里认为中医是门经验医学,医理只是件古色古香、可有可无的摆设。好戏开场了,鼓掌!支持!2009-7-1  14:06

          中医修正  回复 流星雨666:如果今天的西医人能将中医当作经验医学对待,我很高兴,至少没有歧视。今天的中医专家、泰斗如果自认为是个学者,那一定在意淫。他们的医理根本就值不得三敲,更经不起一推。 (2009-7-2  08:53)

  • 学医证道  五行在中医的应用一直让我感到困惑,经络有三阴三阳,六节似乎更合情理,这方面希望博主指点一下。2009-7-2  09:36

          中医修正  回复 学医证道:六节才是医学正道。 问题从王叔和开始,他编次《伤寒杂病论》本来有大功于医圣,但还没有弄清六节这一大道理时,却写了《脉经》。 历代的名医大家都跟着王叔和的脚步,绕过六节,写下了汗牛充栋的医书,在形成众多流派的同时,也逐渐偏离了医学正道。 今天中医的困境是怎么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坤之初六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功臣就是元凶,能不三叹。(2009-7-2  22:33)

  • 天堂女 "肝木生心火当然讲得通,心火生脾土就骗不了自己。 若土得木而达讲得通,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样的“制则生化”的说法用于人体是否有道理"
    说到心里了,初学中医,五行的生克制化对应在人体上总有点"理还乱"的感觉,似乎觉得如果把这关系吃透,则遣方用药一定是信手拈来,可是自学者怎么吃得透呢?  "肝木生心火当然讲得通,心火生脾土就骗不了自己。 若土得木而达讲得通,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样的“制则生化”的说法用于人体是否有道理"说到心里了,初学中医,五行的生克制化对应在人体上总有点"理还乱"的感觉,似乎觉得如果把这关系吃透,则遣方用药一定是信手拈来,可是自学者怎么吃得透呢?好在在这里遇见了正宗中医,幸何如哉!2009-7-2  20:49

          中医修正  回复 天堂女:能让初学中医的人怎样? 中医走到今天的地步,您还相信那些权威、泰斗吗? 实际上他们也不过糊涂二字,除了少数有“真才实学”的祖传中医靠一方一技支撑外,相信绝大多数只是以中医的名义吆喝。(2009-7-2  23:35)

  • 易宁方唉,你开博快一年了,昨天晚上才看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是你太过忽悠了。
    谈到认真二字,认真必须要基于事实基础的,否则,认真=钻牛解尖了。
    任何发明创造不是缘于认真和刻板,而是缘于浪漫情怀。

    毛毛爷爷对于王明来说那是极不认真的,因为他不拿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理论条条当回事,总是在走自己的路,毛认为自己才是认真,并且让天下人都学他一样认真,最后搞出来啥了?文革和两个凡是!邓相对毛来说又不认真了,结  唉,你开博快一年了,昨天晚上才看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是你太过忽悠了。
    谈到认真二字,认真必须要基于事实基础的,否则,认真=钻牛解尖了。
    任何发明创造不是缘于认真和刻板,而是缘于浪漫情怀。
    毛毛爷爷对于王明来说那是极不认真的,因为他不拿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理论条条当回事,总是在走自己的路,毛认为自己才是认真,并且让天下人都学他一样认真,最后搞出来啥了?文革和两个凡是!邓相对毛来说又不认真了,结果你当然知道了。王明不是想中国革命不成功,毛也不是想中国贫穷,博主您也不是不想发扬光大中医,精神可敬,以前俺言语冒犯实属人民内部矛盾,不过是方法之争罢了,不要见怪。俺得感谢你,基于对你问题的思考,俺似乎对人体之阴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表示感谢。2009-7-5  09:04

          中医修正  回复 易宁方:哈哈,同意您的看法,人民内部矛盾。 但这里有一千八百年的沉淀,上百万的队伍,不斗行吗? 只要我们进行的是不坏敌意的斗争,便是对中医作贡献。 就怕死水一潭,让学术思想凝固,成为古董,只能供后人凭吊。(2009-7-5  09:27)

  • 铁甲2000  我不懂医学,但每次拜读先生大作都能受益匪浅!2009-7-5  10:08

          中医修正  回复 铁甲2000:将军谦虚了。 观将军诗歌,或紫电清霜、或柔肠百摺,或朝叶含露、或夕霞迎月,在卡拉OK已经统治了所有街巷的今天,看您的诗歌,让我宁静欣赏,谢谢了。(2009-7-5  22:08)

          中医修正  回复 铁甲2000:我走的是一条许多人想走又害怕的小路,此路已经被野草覆盖一千八百年,路上布满了荆棘,蛇虫出没。 不求将军同行护送,但祈常来看望,以壮胆。据说路尽头有拯救中医的良方,没有祂,中医只能灭亡。(2009-7-6  00:16)

  • 自然神  请问大师:中医修正与医林改错有何区别?2009-7-5  11:07

          中医修正  回复 自然神:有根本的区别。 医林改错想改正中医古典的错误,修正是要恢复经典的本来面目。这里批评的对象是《伤寒杂病论》以后的中医,鄙人认为在这将近一千八百年间,中医学不但没有发展,更将后学引向歧途。今天的中医,早非《内》《伤》原学,大师泰斗们都是似懂非懂的“学者”,必须修正。 对了,请不要叫我大师,我跟媒体上众多的“大师”不是一伙的,叫我修正。(2009-7-6  00:29)

  • 自然神  请问大师:皮与肺相表里,同主一身之气。一阴一阳,一内一外,一脏一体,如同社会男女,可谓之一对大阴阳。大肠与肺相表里,同主内脏肃降。一阴一阳,一上一下,一脏一腑,如同家庭夫妻,可谓之一对小阴阳。可我们祖宗先辈重视小阴阳,忽视大阴阳。大师您敢修正吗?2009-7-5  11:54

          中医修正  回复 自然神:谢谢您信得过修正。 在《素问阴阳离合论》还没有讲清楚之前,对人体阴阳的理解还处于很幼稚的水平。 但张机之后,我们中医人不讲认真,今日的困窘,不亦宜乎!(2009-7-6  00:35)

  • 明远  不是太懂2009-7-5  19:21

          中医修正  回复 明远:可能我没有讲清楚,谢谢您“不是太懂 ”的坦率评论。 可能再过两篇,“太极图解”以后的文章就好看得多了。(2009-7-6  00:40)

  • 轧达哲  真受刺激!问好!肺主宣发,主要发汗,气、血、津、液、精神、魄力都是肺气宣发输布的。麻黄汤干啥用的?肺不治节怎么办?有没有宣发太过的时候?2009-7-6  00:37

          中医修正  回复 轧达哲:肺主宣发,主要发汗,气、血、津、液、精神、魄力都是肺气宣发输布的。出自您家《内经》? 放在六节学问里谈论,觉得很可笑。 想知道我将要讲什么?不急,到时候人人看得到。 不过,请您手下留情,别将我的六节学问运用于“预防猪流感”、“烟酒都是药”。 对中医的真学问,不可轻易亵渎。(2009-7-6  01:06)

  • 大医之道  阴阳是根本之道,五行生克制化是三界之道.后者是从前者演化而来,若能真正把握阴阳,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四时六节(经)与五行皆从阴阳演化而来,用于人体生理,皆是正道.等看完博主的博文后,再谈人体生理气化论,与博主切搓.2009-7-7  03:36

          中医修正  回复 大医之道:是的,四时六节都是阴阳的直接展开,五行则是外甥,可从河洛证得。欢迎来访,欢迎切磋。(2009-7-7  22:36)

  • 剑柳飘飞  -----火刑金化水 取象比类之说道:把金属扔在火里化成了流动的'水'.其实能够言说的道虽不是道的本身,但都是一目了然的;可是又终归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天气下为雨我相信,阴阳和为雨我理解,独这个华盖不是论的本质而是色相了.夫妇之云雨可见一斑六节.2009-7-7  14:09

          中医修正  回复 剑柳飘飞:谢谢朋友光顾。 “液行夫妇”一语是唐施肩吾对人体生理而讲的,我既然引用,当然是认同了。 经曰“ 地以五制会”,地德本方,虽然应变有次,实无流行。 “液行夫妇”实际上是对太阴行令的别样描述。 修正谨识。(2009-7-9  20:40)

  • 易宁方  "博主回复: 2009-07-07 22:36:41 
    是的,四时六节都是阴阳的直接展开,五行则是外甥,可从河洛证得。欢迎来访,欢迎切磋。"博主走火入摩不轻!2009-7-8  13:39

          中医修正  回复 易宁方:易先生好。 您可是洋气时髦人,担心我走火入摩不轻, 是否记得旧约创世纪? 魔与神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同在,说我入魔,是夸我近神了,对吗?(2009-7-9  20:50)

  • 讲给温总理的故事  问候朋友,要注意防暑降温哟!2009-7-9  20:25

          中医修正  回复 讲给温总理的故事:谢谢老朋友关心。 经曰“春夏养阳”,“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修正不敢怠慢。(2009-7-9  20:58)

  • 剑柳飘飞  行令如夫妇之氤氲交感之卦象 阳施阴受 天地亦然.但地德本方实不敢苟同经曰,在天求本 在地求位 .地方也许是古人的误视 先生是否认可!2009-7-10  17:46

          中医修正  回复 剑柳飘飞:谢谢兄弟捧场。 “液行夫妇”,施肩吾谈的不是氤氲交感,请看《会真记》原文。 古人天圆地方说,以今天的天文知识看,当然是不对的。 但如果轻易否定,就失之肤浅。 《素问》也谈到天包地外,形如“鸡子”,大气以举之。 鄙人以为古人的思维不可能都是正确,而我们读经最主要的不应该是批判,先要理解古人谈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理解之后才有资格批判。 马克思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讲的很好,第一次否定常常容易,如果没有再来一次否定,真理并没有完整地前进。 面对困惑,我们一起探索。 (2009-7-10  21:42)

  • 剑柳飘飞'这太阴之天,犹如华盖,位居至高。'--华盖之象我一直以为如肺若树冠;气之灌顶化着甘露实有肺气的潇降作用,甘露滋润五脏情若氤氲交感.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只从字面真就不能深切地体会出中医经典含义吗?活生生的机体运化必须要用心灵感悟她. 用'有情之品'羊肉之温驱人体之寒必优于附子虽不人道,但那是不通万物皆有灵性,花草亦然.中医止境非到了面西金行 无以求真!  先生若能练气必为一代宗师'这太阴之天,犹如华盖,位居至高。'--华盖之象我一直以为如肺若树冠;气之灌顶化着甘露实有肺气的潇降作用,甘露滋润五脏情若氤氲交感.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只从字面真就不能深切地体会出中医经典含义吗?活生生的机体运化必须要用心灵感悟她. 用'有情之品'羊肉之温驱人体之寒必优于附子虽不人道,但那是不通万物皆有灵性,花草亦然.中医止境非到了面西金行 无以求真!  先生若能练气必为一代宗师!
    2009-7-14  18:39

          中医修正  回复 剑柳飘飞:羊肉温养附子回阳各有所长至于练气吗福报未及不敢仓促行事性在命先谢谢劝言. (2009-7-25  07:51)

  • 中医夜话  原始思维,更知博大精深!2009-7-25  06:42

          中医修正  回复 中医夜话:老朋友好。 回归原始思维,肯定是不会犯错误的,还可能是医中医的不二法门。 医圣有训, 曰“以演其所知”。 (2009-7-25  08:00)

  • 拾梦人  的确在一些问题上模糊着概念的层次关系,譬如肺的宣发,就其与乾相通而言,的确有宣发功能。而究其五行属金的特点来看,又的确是阴杀——肃降。宣发和肃降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分别归属乾坤层面和四象层面,疾病居哪一层就该以哪个特点为主。2010-1-24  22:42

          中医修正  回复 拾梦人:这就是六节藏象要回答的问题之一。 到时候道理清清楚楚,不但几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都要重写,一千八百年中医名家都处于尴尬的历史评论。(2010-1-24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