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秋日养生

日期:2022-10-13

---Isaac Levitan《Autumn Leaf》


此篇文章,是对一个月前所发《再谈秋日养生》的承接,而承接的核心,是今天的新药方,且名《迎霜散》:

上十三味,以清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烧开,再转文火,保持滚沸而不溢出。如此持续100分钟,倒出药液约800毫升,一日分三至五次代茶饮用,体弱年长者酌情减量,有外感症状及胃肠不适者禁服。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天地之正道,而人于天地之间,只有顺应其势,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
几日之前,我们刚刚经历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所谓“寒露”,顾名思义,天地间的气机进一步地凝结和收敛了。同样的,此时的人体,在经历了春夏阳气的升发以及初秋肃降之势形成之后,将春夏积累的生命核心能量归藏于少阴厥阴的进程也将渐入高峰。
在我们肉眼所见的世界中,露珠在凝结之时,若其周遭依然夹杂着尘和热,那么,一定会影响凝结。同样的,此时的人体,若依然夹杂着无意义糟粕和湿热,最终就无法将核心能量归藏到位。
这就说回到本文伊始的药方。此方之义,乃是在此前饮用《秋分赎罪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涤尽人体无用之气与物。若说此前的方子,更多聚焦于人体表层糟粕的话,此次的方子,则是进入人体的深层进一步清理糟粕。先外而后内,这是医圣在《伤寒论》中留给后人的至理,也是医者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应遵循的秩序。
当下医家,一入秋冬即大谈进补,实为大谬。
秋日结出来的果实,定是在春生夏长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导而来的,不需要任何外力附加。同样的,人体在春夏的合理起居饮食,就必然让人体在秋冬之季获得足够的归藏能量,这是一个相对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岂是临时性的高营养摄入能够取而代之的?
我诚实地说,当天地和人体都已进入归藏之势的秋冬之后,不合时宜地高营养摄入,必影响人体本应遵循的上下之势,最终也将成为身体的负担。且再放眼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藏”的前提是“寒”与“降”,并没有给营养和进补留下多少空间,不是吗?
守住淡泊,方可沉降,是为秋之义也。

———— THE END ————

 

天下有火

吾观长寿之人,有东南西北,专家云吃这吃那有关,实看这些东南西北之人,都吃不同的食物,但却都能长寿,其共同特点,淡泊且早睡早起,与天地阴阳同动静,故能长寿,和吃什么没关。赞 8

归正先生

很对!一切由心而起赞 8

天狼星

谢谢先生,抓药的时候该方里面半夏是姜半夏,法半夏还是竹沥半夏呢?赞 1

归正先生

只有姜半夏是正品 赞 5

刘青掌

先生的观点真的与当下中医观点完全不一样,中医真的是需要修正了赞 1

归正先生

在这个事情上,非对即错,不可能打马虎眼赞 3

荷马虎头

仲景先圣文简义丰,先生是为伤寒作扩展延伸,使得后学辈能稍有所窥。接续千秋圣学使其不坠,先生之德大矣……感恩先生赞 3

归正先生

[抱拳] 赞 2

清风伴明月

虽然方义,我不太明白。但我看到了大柴胡的影子。多谢。先生!赞 1

归正先生

确实是以大柴胡作为基础的赞 3

Edison

守住淡泊,方可沉降。赞 2

归正先生

秋冬进补,低端伪学罢了...赞 3

每月一小步

先生早上好,想请问一下,这个茶,喝几天比较好如果上次的茶没喝,是要先喝上次的,再喝这回的,还是现在直接喝这种?谢谢,感恩先生。赞 1

归正先生

上次的可以先喝3天,再转这次的。赞 3

敬天顺道

医者仁心,中医向来是利众生的古典医学。三根手指,几根银针,一把草药,便造福人类。赞 2

归正先生

大道至简赞 2

自强不息

先生,当下这个季节应该也是做“秋操”的最佳季节,对不?赞 1

归正先生

赞 2

自强不息

先截图保存。[笑脸]秋季是人体生命能量的收敛的季节,守住淡泊才是顺应时势。赞 1

归正先生

[合十]赞 1

天下有火

淡泊二字胜过千金药方赞 1

随遇而安

感恩先生!

容平(桑榆)

先生!甘草用炙的还是生的?

归正先生

钟俊中西医结合诊所

太阴湿土,湿的事归太阴管